2017年以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牢固树立“党建+”的理念,按照“强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党建+学习”“党建+扶贫”“党建+产业”等新模式,写好“党建+”文章,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罗城创新发展,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党建+学习”,破解发展“新引擎”。该县以党建为引领,把学习培训作为换思想、强能力、提素质的重要方式,推行“每周一知”夜学大讲堂,邀请区、市领导、专家教授到罗城为党员干部授课;组织人员到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对口帮扶的深圳市福田区学习,并在深圳成立流动党员联络站,促进流动党员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认真落实党支部“主题党日”制度,依托“党建先锋在路上”“先锋微远”等党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和针对性。此外,积极开展“比学习提升、比担当奉献、比作风形象;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三比两争”活动,有效破除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以及陈规陋习,推动各级各部门把主要精力用在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上,推动事业发展上。
“党建+易地扶贫搬迁”,吹响脱贫“集结号”。该县在全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成立仫佬家园临时党委,统筹组织教育、人社、文体、民政、卫计委、投资促进局等机关基层党组织,并充分发挥好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不断拓展提升“党建+民情回单+”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推进楼宇、医院、小学、电子厂、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截至2017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5.85亿元,开工建设安置房3052套,达到可入住条件2879套,已发放钥匙1898户9511人,工作综合进度排广西各县前列。
为确保搬迁贫困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该县还以“党建+扶贫车间+搬迁户”为模式,在安置区引进新建电子厂、电商产业园、建设农贸市场、政府购买服务(安置清洁工、保安)、县城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以及利用深圳福田区帮扶进行针对性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全力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党建+产业”,增添活力“催化剂”。2017年,该县在种养合作社、产业协会、生产基地等70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建成200亩连片以上的产业基地128个,带动贫困户3270户、1.3万贫困人口发展扶贫产业。县两新党工委引导广西中欧鲜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动参与“党旗领航·电商扶贫”工作,推动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开发,并以“党建+公司+农户+互联网”模式,不断增强贫困村自我“造血”脱贫能力,2017年该公司实现销售额3000多万元,直接带动3000多户贫困户1万多人增收,户均增收超过2000多元,有效推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同时,该县还在县城周边租用土地2000亩实施“千亩千户”红心猕猴桃示范工程,以“党建+公司+基地+搬迁户”为模式,搬迁户每户可选择1亩红心猕猴桃作为利润分红,期限为10年,确保搬迁贫困户有相对稳定的产业收入。
此外,该县党建品牌创建成效显著,东门镇推行“党支部+公司+基地(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成“一区三园”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基地,带动周边村屯130多户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蒙增师)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罗城县]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7年,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进程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紧紧抓住获国务院批复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契机,全力加快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详细】
[罗城县]“民生优先”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2017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扶贫等重点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全县各类民生支出24.3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6%以上,持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详细】
[罗城县]财政支出逾八成投向民生
1月15日,记者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财政部门获悉,该县2017年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扶贫等重点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全县各类民生支出24.3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6%以上,持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详细】
[凤山县]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7年以来,凤山县聚焦贫困村和重点领域,通过完善扶贫机制、开发扶贫产业、建强发展基础等措施,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7年,全县14个村725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摘帽,分别占自治区下达年度任务的117%和148%。 【详细】
[平果县]赴29个预脱贫村开展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调研
为切实掌握平果县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制定高质量、符合实际的脱贫攻坚工作方案,1月5日-10日,县四家班子领导率队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近群众,以“沉底”方式赴全县29个预脱贫村就贫困村脱贫出列工作进行深入调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