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3日 来源:宁明县委宣传部 作者:周贻刚 吕桂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17年,宁明县板棍乡8个村(社区)率先在全县范围内成立村民合作社。板棍乡党委、政府通过打好四套“组合拳”,全面鼓励全乡村民合作社积极参与扶贫产业开发,并将经营所得的利润按比例划拨给村集体,使每个贫困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实现2万以上,从而击碎贫困“空壳村”,为贫困村脱贫摘帽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利用荒地种草,变荒为宝。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潮流的影响,板棍乡各村都有许多青壮年外出务工,致使大量的田地丢荒不种。该乡成立村民合作社后,通过租赁群众丢荒的坡地,宜蔗则蔗,宜草则草,将经营得到的利润作为集体经济收入。目前,该乡上松、林贴、叫隘、国华四个贫困村均各自租赁了群众荒地100亩以上,种植高杆玉米或者牧草提供给养牛专业合作社或养牛大户。如该乡上松村民合作社租赁荒地117亩,用于种植高杆玉米70亩,去年11月已经砍收一次,纯利润2.04万元;林贴村民合作社租赁荒山60亩,用于种植构树,目前长势良好。

  发展肉牛养殖,大发“牛”财。板棍乡上松、林贴、叫隘、国华四个贫困村采取“村委会+合作社”的模式,利用县政府给予每个贫困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50万元的优惠政策,各自建设一个规模80头以上的生态肉牛养殖小区。2017年11月下旬,上松村集体牛舍已经投放生态肉牛架子牛50头,林贴、叫隘、国华三个村集体牛舍也已建成。投放架子牛后,按照县政府奖励的办法,每个养殖小区可以申请5万元的养殖奖励,还可以申请牛场基础设施奖补资金(150元/平方米)15万元左右。板棍乡各村民合作社通过与宁明县骆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负责提供架子牛和技术指导,村民合作社负责日常管理,采取每头牛每天9.5元的定额养殖管理成本进行计算,所产生的利润,按集体经济占60%、企业占40%进行分红。仅养牛这一项,可为每个村每年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

  发展蘑菇种植,循环利用。板棍乡各村民合作社充分利用集体牛舍产生的牛粪,以牛粪混合物培育茶树菇。他们与广西旭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发展茶树菇种植,由公司提供菌种和技术服务,收购产品,村合作社负责管理。该乡上松村率先试种300包,目前已采摘2批次,实现经济收入近3000元。2018年,各村将发展茶树菇种植1万包以上,这一项目每年可为每个村增加集体收入收入3-5万元。

  发展套种模式,一举多得。早在2015年,板棍乡那克、叫隘、林贴、国华四个山区村实施了小河流域治理项目,种植了几千亩的山油茶,由于群众管理不到位,致使山油茶长势不好。为此,2017年初,该乡引进了海南昌江立雄公司,通过租用山油茶基地,群众免收地租,企业负责打理山油茶,三年后群众收回。合作期间,在不影响山油茶生长的前提下,套种中草药,企业每年按每亩支付50元分红给所在村委会作为集体收入。2017年,林贴、叫隘两个村已经各完成种植1000亩,每个村实现增收5万元。发展套种模式,既增加了企业和村民合作社收入,又能帮助群众管理好山油茶种植,实现“共赢”目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发布:广西县域资讯共享发布平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