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9日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作者:朱晓玲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攻克贫困人口集中的乡村。”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再发消除深度贫困动员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剩下的这些未脱贫的人口和地区,大多处于深度贫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

  广西上林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作为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试点县,该县近年来先后分批组织逾300人赴广东培训学习。如今,这些学员学成后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中产生了“头雁效应”,达到了“孵化”一批企业,带富一批群众的效果。

  据统计,2016年至2017年,上林县共培育致富带头人303人,其中216人创业成功,带动6100户贫困户参与特色产业项目,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30%。其中,5087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占全县脱贫总户数的58%。

  创业致富带头人是怎样炼成的?

  阳春三月,上林县澄泰乡大坡村拉岜庄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创业致富带头人苏达谋查看果树的长势(朱晓玲/摄)

  “这边的7个新牛舍已经搭建好,那边20亩的沃柑今年就可以挂果了,再往前是我们的甲鱼养殖区,养殖了大约10000只甲鱼……”达谋生态种养合作社负责人苏达谋与几位客商谈笑风生。

  苏达谋是土生土长的拉岜庄人。大学毕业后,苏达谋在广东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生意做得有声有色。2016年,为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苏达谋参加了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第一期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产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结束后,苏达谋返乡创建生态种养合作社,吸纳了70多户贫困户,共同打造种植养殖、有机肥生产、生态农业观光的生态产业链。

  脱贫无动力、增收无渠道、致富无规划的难题如何破解?给钱给物不如寻个好的带头人。上林县重点在已创业人员中遴选致富带头人,包括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种养业大户、龙头企业负责人和回乡创业人才,并坚持“本人申请、村两委推荐、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考察、乡镇审核公示、县级审定”程序,严把遴选认定关,确保选好选准。截至2017年底,全县已认定创业致富带头人216名,平均每个贫困村3人以上。

  该县通过整合广东、广西两地的师资力量,科学设置创业培训课程,粤桂协作培训的格局逐步形成。“返乡后一度比较迷茫,虽然有很多想法,但是不知道从何下手。当时去广东培训了1个月,我这才理清了整个创业思路。广东那边有循环农业方面的教授专家,这对我现在搞种养一体化循环很有帮助。”苏达谋深有感触。

  达谋生态种养合作社里一片忙碌(朱晓玲/摄)

  学员结束在广东的培训回到上林后,继续在县里的创业孵化实训基地接受实训。目前,上林县已建成高值渔(高品质、高价格的鱼类)、山水牛、生态循环农业、林果业、特色养殖等5个产业实训孵化基地,对创业致富带头的扶贫产业项目进行跟班式、体验式、观摩式的孵化培训,为他们的成功创业保驾护航。

  让领头雁飞得更高更远

  领头雁羽翼丰满后,如何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上林县实行评级动态管理机制,把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基本信息、创业或企业基本情况和承接扶贫产业项目、带贫人数、带贫方式等情况纳入“一人一档”管理。

  “带动5—10户的为一星级带头人,带动11—20户的为二星级带头人,带动21—50户的为三星级带头人,带动51—100户的为四星级带头人,带动100户以上的为五星级带头人。做得好可以享受更多政策支持,相反则取消带头人资格。”上林县委宣传部部长蒙树枝表示。

  在大丰镇云里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冯应红看来,实行评级动态管理机制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带动贫困户一起致富是自己的责任所在。

  湖面上有莲花,水下有小龙虾,岸上有农家……云里村休闲农业立体养殖基地是冯应红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主战场。“养好莲和虾,不愁没钱花!”——这已成为乡亲们的一句“口头禅”。

  为了解决创业和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上林县建立了创业致富带头人产业培育发展基金以及“政融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2017年底,当地政府安排1000万元资金注入扶贫专业担保公司,作为“扶贫贷款担保资金池”,以1:10的比例撬动银行贷款,致富带头人无需抵押担保,就可获得融资贷款。今年3月初,广西山水牛畜牧业有限公司通过该模式获得了人保财险1000万元的融资贷款。

  上林县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服务中心(朱晓玲/摄)

  “现在我们这儿可热闹了,许多人来咨询创业致富带头人怎么评定,产业怎么融资。”上林县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服务中心主任苏展略说。

  头雁先飞众雁随

  头雁先飞领飞,群雁跟飞齐飞。上林县精心培育的创业致富带头人,既了解家乡的实际情况,又具有创新创业的眼光和实力。这股创业的中坚力量,一下子激活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

  “我们希望在贫困地区培育一批思想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从而带动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上林县委书记梁平江表示。

  苏益坚介绍2017年收入情况(朱晓玲/摄)

  拉岜庄贫困户苏益坚算了一笔账:“我们夫妻俩都在达谋生态种养合作社里打工,每月工资加起来有5500元。再加上每年入股分红6000元,一年下来总收入有7万多元。”

  在合作社,苏益坚负责开铲车、割草机,妻子张桂梅则负责喂牛、喂猪。凭借在合作社里学到的养殖技术,夫妻俩自己在家养了100多只鸡,今年还打算建猪栏养猪。

  广西山水牛畜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朱晓玲/摄)

  从远处看,广西山水牛畜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就像一座童话城堡。一边听着音乐进食一边在益生菌的作用下反刍,再加上运动、洗澡、按摩,山水牛的一天可谓多姿多彩。

  除独特的养殖理念外,该公司在养殖领域还拥有93项专利。公司总经理、致富带头人周贵金培训归来后,组建了一支以自治区科技特派员、牛养殖专家为主的专业队伍,专门给合作社及贫困户培训。

  广西山水牛畜牧业有限公司组建了一支专业队伍(朱晓玲/摄)

  用科学的方式养牛,这让白圩镇繁荣社区的残疾青年韦忠勇看到了脱贫的希望。通过向专家取经,韦忠勇牵头成立的盛荣养殖合作社与光华养殖合作社建起了两个养殖场及一条生态饲料生产线。目前,已经销售成品牛70多头、山羊180多只,还有用牛羊粪便沤制的有机肥料等,利润约30万元。

  2017年10月,韦忠勇家通过“双认定”摘掉穷帽。

  “创业不易,我们残疾人也赶上了好时代!现在自己有能力了,应该帮助更多还没有脱贫的乡亲。”初尝创业甜头的韦忠勇并不满足于自家脱贫。接下来,他计划再成立一家专业合作社,扩建牧草加工场和牛栏。

  在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过程中,上林县还创新探索了“两自”扶贫机制,在岜独、云姚、云里3个贫困村试点组建贫困村“自立发展扶贫协会”,建立贫困户“自立发展账户”。

  “自立发展扶贫协会”一方面将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组织起来,一方面吸纳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参与,搭建起贫困户与致富带头人对接的桥梁。

  “自立发展账户”则激励贫困户在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下参与产业项目和生产劳动,进行收益储蓄和资产建设。经过3年积累,使每个贫困户的“自立发展账户”金融性资产达2万元以上,为其稳定脱贫、长期发展、持续增收积累一笔自有金融资产。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拔萝卜的萝卜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