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的村落
2017年,鹿寨县“最美赛道”在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柳州站预热赛上大放异彩,赛后更是得到骑行爱好者、自驾游爱好者的追捧。“跑最美赛道,享乡村美景”,这里已经成为市民近郊休闲的热门选择。“最美赛道”连接的是6个赛道节点的美丽村屯,其中变化最大的,要数“丑小鸭变天鹅”的鹿寨镇窑上村石鼓屯。
“以前的石鼓屯,说它‘脏、乱、差’一点儿也不为过。” 鹿寨县乡村办副主任韦福军告诉记者,“2008年以前,村民人均收入仅3000多元,过低的收入使得年壮的村民只能选择外出务工,屯里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幼儿。缺乏劳动力,土地荒废没人种,环境破败,整个屯没一点活力。”
韦福军的介绍让记者有些意外,因为眼前的村屯充满勃勃生机,乡村基道宽敞、整洁,农家别墅风格各异、错落有致,傍村的小河清澈美丽, 无限美景尽收眼底,实在很难将“脏、乱、差”与石鼓屯挂上钩。“要让村屯有脱胎换骨的变化,首先得从村民的收入着手,村民收入提高了,才能让乡村建设发展起来。”韦福军紧接着说。
“那时,村干部一家家走访,还经常给我们打电话沟通,希望我们将无人种植的土地流转出来,集中种植,统一管理。”在生产队队长潘华军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村屯的种植田,300多亩流转地种植着水稻、糖料蔗、葡萄等多种作物,田地里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据了解,伴随着荒芜土地的集中流转和屯内集体林场外包经营,从2010年开始,石鼓屯每年的集体经济收入都达到了50万元左右。截止到2017年,屯集体经济收入达400万元,人均分红5000多元。“现在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愿意留在村里为我们的乡村建设尽一份力。”说到这里,潘华军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曾经荒芜的田地,如今一派生机盎然。乘着“美丽鹿寨”乡村建设活动的快车,石鼓屯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进一步得到了质的提高。在县乡村办的引导下,村屯理事会每年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2万元资金用于聘请专职保洁员、垃圾清运及环境卫生整治;每年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修建基础设施,从2013年至今已投入10万余元。记者在走访过程中,还看到村屯里有多处水池、盆景、石桥等休闲基础设施,简朴而雅致,其中大部分都是村民参与修建的,他们出钱出力,让石鼓村平添了几分“小桥流水人家”韵味。
也正是村民们积极踊跃地参加村屯建设,石鼓村才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华丽蜕变。县有关部门还将石鼓屯列入6个打造赛道节点美丽村屯之一,共投资1125万元用于乡土特色环境改造、文体休闲广场、污水处理、路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让石鼓屯在“最美赛道”上“闪烁光彩”。
“美丽乡村建设,让我们屯有了巨大的改变,这离不开全村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屯130户就有125户自发建成了别具风味的农村别墅,这也使得我们屯的人居环境更上了一个台阶。相信在未来,石鼓屯将和‘最美赛道’一起,建设得更美,发展得更好。”窑上村委主任胡鹏飞说。(记者 文鑫豪报道摄影)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扎实推进生态乡村“村屯绿化”建设
今年,鹿寨县在开展“美丽鹿寨·生态乡村”活动中,做到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村屯绿化工作成效显著,乡村面貌得到进一步改观。截至5月4日,该县林业部门负责的45个自治区级村屯绿化示范村屯已完成招投标及作业设计,并完成24个示范屯绿化苗木的 【详细】
鹿寨县:创建示范区 升级养蚕业
4月28日,在鹿寨县黄冕镇石门村的鹿寨县扶贫产业园,鹿寨县长生桑蚕饲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长生给64名贫困户传授桑蚕养殖技术。黄冕镇作为鹿寨县传统桑蚕养殖基地,近年来坚持科技养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成功创建市级黄冕现代桑蚕业示范区,使传统养蚕业生产模式实现转 【详细】
鹿寨县: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我们村成立了村民合作社,在上级的帮扶下,合作社购买了1台钩机来出租,每月有2万元的租金收入,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4月8日,鹿寨县中渡镇黄村村党总支部书记廖振江对记者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