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越政策保证发展底气
针对有一定资源,但缺乏有效投入、有力扶持、上级项目资金投入与村集体实体对接不够等情况的村,北流市积极采取优越的政策进行“精准疗治”。由北流市委统揽,提出构建“1+7”政策体系(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工作规划》,包括财政、金融、税收、项目、土地、产业、商贸等7个方面),以完善的村级集体经济政策体系确保各个政策环节无缺漏,通过“政策激励+项目扶持”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为保证产业项目发展起来,我们还明确了2018年—2020年每年安排1.171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北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进强说。北流市委按照非贫困村每村40万元、贫困村每村50万元的标准扶持各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从资金政策上明确了“输血”路径,确保了巧干实干“有底气”。
县域经济吸引发展资金
北流市整合扶贫、农业、发改、财政、金融等部门单位的优势资源,将资金安排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推动各方面发展资源、要素向基层一线倾斜。此外,该市还多渠道引进社会资金,部分村通过土地资源入股和提供管理服务,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创收。
换思路就能找到出路。新圩镇农贸市场项目,通过采取引进社会资金6200万元投入建设农贸市场,当地7个村以土地资源入股的方式获得农贸市场4000平方米低价购买和出租的权利,预计每个村年收益达8万元~10万元。同时,该市有效发挥55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效应,整合政府、社会资源和村集体资源,扶持企业壮大规模、提速发展的同时,让村集体经济搭上企业发展的“快班车”。
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活力
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如何有效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要充分挖掘农村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等方面的资源和潜能来发展特色农业,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以此激活农村发展的无限活力。”北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傅兵说。
首先,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找准各村资源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把特色农产品“包装”对需出售,推动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实现村集体增收。比如,民安镇才旺村引入市场畅销的台湾珍珠番石榴,创立番石榴专业合作社,打响了才旺村番石榴品牌,逐步进入“龙头+农户+市场”的现代农业新型经营模式,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也给村集体带来了每年10万元以上收入。其次,要大力挖掘生态资源,利用环湖、山水、田园等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和农耕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农村生态产业经济。
“以前我们村是抱着‘金饭碗’沉睡不醒,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新圩镇梧村村支书吴俨谱对记者说,去年梧村利用乡村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两大法宝”,以狮子峰生态旅游景区为核心,开发集人文风情、自然风光和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特色农业旅游产业。目前,该景区获评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乡级示范园,2017年以来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旅游收益达250多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公司、农户“三赢”。
乡贤文化收拢发展人才
乡贤特别是在外经商、创业、研学的乡贤,人脉广、资源多、信息灵,把他们汇聚起来,就是一支力量强大、人数众多、不可替代的发展智库。北流市积极引导广大社会乡贤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外商家先后在北流建立了广西铜石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宏邦食品公司、北流市大同果业公司等100多家企业,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有力助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原标题:北流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融水县:推出“九个一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去年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依托地缘、资源、产业等优势,因地制宜,推出“九个一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精准脱贫。目前,该县每个村民合作社都有1500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20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的“零突破、全覆盖”的目标,结束了多年来个别村无村级集体 【详细】
北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展走访个体工商户活动
近日,北流联社开展走访个体工商户活动,到北流市双虎家私、车宝贝影音会所等个体工商户进行走访,主动上门营销,主动了解到北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融资需求,送上优质的金融服务。 【详细】
北流市:北流荔枝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
近日,农业部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名单,涉及水果、大米、小麦、杂粮、畜禽、蔬菜、茶叶等多个品类,共有135个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其中,“北流荔枝”榜上有名,是广西9个之一、玉林唯一上榜的农产品。 【详细】
鹿寨县: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我们村成立了村民合作社,在上级的帮扶下,合作社购买了1台钩机来出租,每月有2万元的租金收入,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4月8日,鹿寨县中渡镇黄村村党总支部书记廖振江对记者说。 【详细】
北流市: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城市活力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14.5∶51.5∶34,这是北流市2017年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三次产业中跃居第二,成为北流经济的一大“擎天柱”。连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成效显著,北流经济释放出无限的新热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产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