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讯 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突出中医民族医药特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发展特色民族中医药事业作为助推健康扶贫攻坚工作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民族中医药事业,在政策、规划、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广大群众健康。
深化改革打造健康旅游。该县立足实际和区域优势,围绕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广西大健康产业龙头基地、深圳巴马合作特别实验区“三大定位”,把旅游、长寿养生和中医民族医药相结合,加强对民间壮药、瑶药的收集整理,加强对中医药养生的开发力度;建立壮医科、瑶医科等富有民族医药诊疗特色的科室,创办了“中医药健康旅游指导中心”和“民族医院国医堂”,发挥中医民族医药的优势;加大对长寿养生和中医民族医药的科研力度,将养生理念与产品设计、服务方式相融合,提高民族中医药健康诊疗服务水平,扩大民族中医药健康扶贫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民族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加大投入完善服务体系。2015年,该县投入创建“民族医院国医堂”,投入13500万元完成县民族医院搬迁一期工程主体建设,并将在二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兴建一个药用植物园。自治区卫计委已投入60万元按中医馆标准要求建设3个乡镇卫生院,创建“中医馆”,全县11个乡镇卫生院和部分村卫生室已经能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深入实施名医、名家、名科“三名工程”战略,全面提升中医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加大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不定期地举办中医药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大讲堂、中医名医名家走基层行动计划、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当地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充分发挥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在建设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的作用。
突出特色助推健康扶贫。该县在完成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建设的同时,在县民族医院开展和推广壮医经筋治疗、瑶药熏蒸治疗、针灸推拿诊疗、瑶药足疗以及推拿、针灸、拔罐、火疗、足浴、敷贴等民族中医药特色诊疗。同时,加快组建中医民族专科联盟建设工作,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平台,以县民族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服务室为网底的中医民族医药服务网络体系,让全县各族群众和贫困人群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质优价廉的特色民族中医药服务,为健康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韦明崧)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不打招呼暗访 广西三项制度解决扶贫问题千余个
我区实行脱贫攻坚三项制度近两年来,共编发65期“红黑榜”。其中,22期“红榜”简报通报表扬了18个单位、41个县,43期“黑榜”简报通报批评了25个单位及72个县市区,累计协调解决1017个问题,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良性发展。 【详细】
凌云县:特色养殖助脱贫
走进地处大石山区的凌云县伶站瑶族乡陶化村弄洞瑶寨,便可看见一个用蓝色铁皮搭建起来的养殖场。它依山而建,坐落于一片翠绿的草场之中。 【详细】
天等县:贫困山区渐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洼地”
随着东部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贫困地区转移。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西天等地处滇黔桂石漠化片区,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当地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和返乡创业热潮,在大石山区深处的村头屯尾建起大量“扶贫车间”。 【详细】
金秀县:特色产业覆盖九成贫困户
该县计划投入30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对种植大钻、走马胎、七叶一枝花、油茶等特色产业给予相应扶持,将用3年时间打造10万亩瑶药和10万亩油茶两个主打产业,为全县脱贫摘帽铸实“底盘”。 【详细】
贺州市:党建先锋领跑 跑出就业服务加速度
今年以来,贺州市就业局把“党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以党建先锋领跑就业服务,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跑出就业质量、就业效率的加速度,助推全市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