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山深处唱出幸福的歌 ——记者走进融水苗族自治县探访产业脱贫新路 红水乡芝东村的茶农们正在摘茶、护茶。
融水苗族自治县中部偏东延绵50多公里的奇翠峻峰,便是大苗山。
近些年,随着脱贫攻坚、“三农”政策的深入推进,大苗山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绕山水泥路修好了、4G网络全覆盖了、扶贫项目落地了……近日,记者用三天时间深入苗山腹地,用镜头和笔记录下苗山之变、产业之兴、百姓之乐。
龙令村:稻田里摸出“金螺蛳”
6月21日,拱洞乡龙令村。
当记者走进这个“十三五”期的贫困村时,远远看到几名身着传统服饰的苗妹正在稻田里摸寻着什么,走近一瞧,只听见苗妹们大声地说:“我摸的螺蛳比你的多!”
原来,在自治区水产研究院、自治区农科院和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去年拱洞乡开始大力发展稻田养螺2500亩,并取得了较好成效。由于龙令村高山稻田养殖的田螺口感清甜,摸上来的田螺直接由上门收购的企业送往柳州市场,农户们不愁卖不出。
龙令村贫困户苏永红扳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套养田螺一年亩产200多斤,按照4~5元/斤的收购价,一亩田能增加1000元左右的收入。
“柳州螺蛳粉远销海外,带活了原材料的发展,只要村民们好好养,就能摘掉贫困帽。”村支书韦斌黄告诉记者,今年全乡发展田螺养殖面积突破4000亩,2300多户村民参与其中,并建立了6个田螺繁育基地,真正实现在稻田中摸出了效益,摸出了产业。
高兰村:高山蓝莓甜心扉
6月22日,白云乡高兰村的山坡上。
“这里的海拔在500米以上,空气清新且富含负氧离子,给蓝莓的生长提供了舒适的温床。”在高兰村千亩蓝莓种植基地,第一书记汪治捧着一盒盒包装精致的蓝莓鲜果告诉记者,目前是蓝莓的收获期,近5万公斤的蓝莓给这里的贫困户带来了甜蜜的喜悦。
“2014年白云乡和扶贫对口支援单位——柳州市城建集团,从贵州引进小苗和蓝莓树在高兰村种植,一举获得成功,目前种植园规模已达1380亩,成为了广西目前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汪治说,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种植蓝莓的队伍里,并成立了峰之蓝水果合作社,还举办高山蓝莓节活动吸引农业企业前来采购合作,为全村的蓝莓市场打开了销路。
现在,全村参与种植的贫困户达36户,2017年全年产量达5000公斤,今年丰产可收获5万公斤的蓝莓鲜果,可促进农户增收8000元以上。村民们吃着蓝莓鲜果、蓝莓饼干,喝着蓝莓酒,幸福的喜悦漫至心头。
红水乡:千亩茶园香满山
6月23日, 红水乡芝东村。
“想喝茶要爬山哟。”在村里的采茶姑娘带领下,记者爬上了白云环绕的山坡顶,放眼望去,仿佛置身于滔滔茶海当中,茶农荣梅康告诉记者,在这千亩茶基地里,也有自己的一份茶园。
“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我家里的5亩茶园交给当地茶叶公司管理,流转的土地得到分红,平时还能来公司做采茶、护茶的工作,拿到100多元一天的工资,一下子就有两份收入,今年就能摘掉贫困帽。”荣梅康娴熟地摘茶、剪茶,用一双巧手改变自己生活的故事,正是红水乡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的缩影。
“种茶已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方式,目前红水乡已有7000多亩的茶园,农户每亩茶园年收入能达3000-4000元,推动了当地900多名群众就业。”红水乡乡长蓝永坚告诉记者,这里的高山红茶、绿茶成为茶农脱贫致富的“黄金茶”。(记者 阎翔 报道摄影)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融水县:发展高山农业 10万斤蓝莓正陆续上市
6月22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龙令村,当地农户正在田里摸螺。由于高山稻田养殖的田螺口感好,农户根本不愁销路,摸上来的田螺将被上门收购的商家送往柳州,以满足柳州市每天近200吨的田螺需求。近年来,融水县通过打出扶贫“组合拳”,大力发展高山农业产业,为当地 【详细】
融水县:建729家农民合作社
“我办合作社时就有贫困户参加了,成立茶叶公司后有15户贫困户入股,带领100多户村民增收,还辐射带动周边村屯发展茶叶约5000亩。”6月18日,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振民村村民韦老四说。近年来,该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在贫 【详细】
融水县:田螺养殖成富民产业
“拱洞乡今年建立有龙培、龙令、高武等螺狮繁育基地6个共1600多亩,田螺养殖基地2400多亩,全乡预计田螺产量达600吨,养殖户的收入会有所提高。”5月28日,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乡长梁太坚说。 【详细】
融水县:紫黑香糯撑起特色扶贫产业
良寨乡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部,距县城145公里。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为主,辅以紫香黑糯为龙头,茶叶、杉木、油茶、毛竹、金银花、百合等多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全乡种植紫黑香糯近2000亩、茶叶1500亩,主要分布在大里、安全等村。 【详细】
融水县:特色农业的脱贫致富之喜
对里先乐内心的欣喜,参与风情苗乡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生产的融水县贫困户深有体会。仅仅是示范区高山稻田养殖一项生产,就辐射了全县8.2万亩土地共37120户养殖户,带动全县17个山区乡镇9812户,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3500元以上。苗乡的青山绿水,在苗胞勤劳的双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