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2日 来源: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宾阳县甘棠镇那河村委社平村榃厚水库,养殖户借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理念,为鱼儿修建了“小跑道”,让鱼儿自由自在地“奔跑”——这样的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变为“集约化圈养”,使静水变成流水。该养殖模式不仅产出优质的鱼,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而且解决了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问题,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

  近日记者来到那河村委社平村看到,榃厚水库内有3条浮水槽,占水面积约400平方米,这就是鱼儿的“跑道”。每条“跑道”两头都装有拦鱼网,其中一头还有一台“推水增氧”装置,使水库水保持24小时循环流动。今年以来,养殖技术人员陆文冠每天都忙着为“跑道”里的罗非鱼、草鱼、美国斑点叉尾等投食。“这样能保证鱼一直保持逆流游动的状态,鱼的品质相对于传统池塘养殖要好许多。”陆文冠介绍,鱼类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会随着系统内水体流动,通过废弃物收集装置,将残饵粪便从系统中移出,再经过工人每天一次的清淤,鱼塘自然变得干净清洁。而清淤排放出来的污水,因为混合了大量的鱼类排泄物,可用来浇灌庄稼,真正做到变废为宝,实现养殖水体的零外排,能有效解决水面养殖污染问题。

  那河村委内循环养鱼项目总投资约310万元,产量20万公斤/年,产值300万元/年。项目通过“村民合作社+养殖大户+贫困户”的模式,采用内循环微流水养鱼技术,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

  “内循环微流水养鱼具有集约化、高密度的特点,一条养殖槽的年产量可以达1.5万公斤,比普通池塘养鱼增产一倍,效益明显。”陆文冠说,通过发展内循环养鱼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左右,辐射贫困户约32户172人。 (谭唐 温垲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