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桑蚕产业核心示范区里,一望无际的桑树地上,绿意盎然。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铮 摄
贫困户莫分清在向媒体记者介绍自己种桑养蚕的“脱贫故事”。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铮 摄
宜州10月21日讯(记者 覃铮)“我们家种桑养蚕,加上低保,去年收入大约2.2万元,预计明年脱贫没有问题!”10月16日,参加2018“脱贫攻坚看河池”全媒体采访行活动的记者,首先来到宜州刘三姐桑蚕产业核心示范区进行采访,受访贫困户莫分清自信满满地如是说。
莫分清是宜州区德胜镇上坪村大甫屯的农民。他一家五口人,上有年迈母亲下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小孩,媳妇身体残疾。由于不方便外出打工,他从2010年开始依靠种桑养蚕,使全家人的生活慢慢地有了改善和盼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宜州种桑养蚕至今已有470多年历史。从1991年开始,宜州把发展桑蚕生产作为继粮食、糖料蔗和林果之后的一项农业支柱产业来抓,数十年来常抓不懈。2017年,宜州区鲜茧产量达5.8万吨,桑蚕面积和鲜茧产量已连续12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在桑蚕种养业内,已逐步形成了“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广西蚕业看宜州”的共识。
宜州区农业局副局长韦泽文告诉记者,为了充分发挥桑蚕产业在脱贫攻坚中产业脱贫的主导作用,宜州先后出台《宜州市2017年桑蚕产业脱贫工作方案》、《宜州区2018年桑蚕产业工作方案》等扶贫产业发展文件,发动贫困户大力发展种桑养蚕这个“短、平、快”脱贫产业。目前,宜州区64个贫困村有桑园面积6.7万亩,全区贫困户桑园面积达到2.67万亩,涉及养蚕贫困户8694户34776人,分别占宜州总贫困户数、贫困人口的的51.99%和60.05%。
近两年来,宜州区先后创建两个桑蚕产业示范区(其中宜州刘三姐桑蚕产业核心示范区获得了自治区四星级示范区),带动周边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积极发展桑蚕种养业。
在免费给一些贫困户发放桑苗的基础上,宜州区还对符合改造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蚕房进行省力化改造,同时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从2016年以来共补贴贫困农户1134户,养蚕贫困户蚕房改造覆盖率达13.09%,补贴资金169.64万元。
创建贫困村户小蚕共育试点3个,向贫困户供应优质小蚕5000张以上,补贴资金达40万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养蚕贫困户的养蚕成功率。
开展桑蚕产业技术培训,并适当给予参加培训的贫困户资金补助。两年来,开展桑蚕种养技术培训共186期,参加培训群众达16500人次,其中在贫困村培训24期,参加培训的贫困群众235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共4000多份,全面提高贫困群众桑蚕种养技能,增加养蚕收入。
此外,积极组织和引导贫困村的蚕农建立桑蚕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力争种桑养蚕村一村一合作社。
有政策扶持,有资金补助,有技术服务,宜州贫困户扩种桑园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去年,该区贫困户产鲜茧达2738.5吨,产值1.33亿元,贫困户户养蚕收入达15000元以上,同比增收5000元以上。2018年以来,宜州扩种桑蚕面积4500多亩。部分农民贫困户纷纷“种”出一栋栋漂亮的“桑蚕楼”,成为当地发展优势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一道亮丽景观。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果县:农业局积极开展农技帮扶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10月19日,平果县农业局结合领导班子建设年及扶贫“结对帮扶行动月”活动,深入海城乡石赵村开展沃柑管理技术田间培训。 【详细】
天等县:种桑养蚕增产增收
“去年我养了6批蚕,收入1.2万元。”10月13日,天等县天等镇盛典村村民赵明豪说,“见到桑蚕产业增收效果好,今年本屯农户也开始养蚕,我家也在扩大养蚕面积。” 【详细】
平果县:布荣村养猪脱贫致富有盼头
“真不敢相信,在我们山里还能自建万头养猪场,多亏有党委政府的大好扶贫政策支持啊!”在平果县果化镇布荣村岜可行山北麓,布荣村岜可行养猪场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已建成6个年出栏7200头肉猪猪棚,预计今年10月20日即可进猪苗养殖,入股养猪场农户喜上眉梢。 【详细】
平果县:太平镇巧借计生优惠政策助计生贫困户脱贫致富
自启动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平果县太平镇灵活运用各项计生惠民政策,有针对性地因户施策,有效帮扶计生贫困户减压、脱贫致富,取得良好成效。 【详细】
宜州区:采桑喂蚕 蚕宝宝带出大收益
河池宜州,素有“中国桑蚕之乡”的美誉,每年的4月中旬起,这里的蚕农们就开始忙着种桑养蚕了。这几天,又一批蚕宝宝就要吐丝了,我们马上来连线记者王智慧,一起去现场看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