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9日 来源:广西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进入初冬,便是洛神花的收割季节。洛神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有美容、瘦身、降血压的功效,被誉为“植物红宝石”。在南宁市武鸣区宁武镇长安村,高产量、高效益的洛神花被称为“脱贫花”,是该村30户贫困户脱贫的希望。

  精准扶贫,产业是根本。近年来,南宁市武鸣区按照“龙头带动、示范引领、入股合作社、贫困户参与”的产业脱贫路子,因地制宜抓特色产业“拔穷根”,取得明显成效。

  摸“家底”,因地制宜“种”产业

  武鸣区党委、政府在摸清贫困村“家底”后,按照“5+2”“3+1”特色产业规划,制定了40个贫困村的脱贫摘帽计划,挂图作战,全力推进。

  如何让特色产业“拔穷根”,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一线,武鸣区给出了生动答案。

  双桥镇合美村耕地多,全村仅柑橘种植面积就达1.2万亩。依托村级集体所有的资源、资产和资金,该村干了一件大事:采取租赁集体山林,并入股龙头企业,与一家企业合作建设合美村科技产业扶贫示范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宁武镇长安村80%的土地已流转,剩下的多是零星贫瘠地。怎么办?该村第一书记积极引导贫困户改变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洛神花特色种植,种植洛神花150亩,并成立村“幸福能量”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户抱团种植洛神花。每年11月初,村民以“洛神花”为主题,举办丰收节,促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

  据悉,全城区“3+1”特色产业覆盖城区贫困户3707户,覆盖率达94.3%。40个贫困村有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基地48个,带动贫困户1333户;培育致富带头人120人,带动贫困户596户。

  比赶超,脱贫一线勇争先

  如今,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关键期。如何确保发展特色产业有成效,壮乡武鸣也上演着一场场比学赶超的好戏。

  锣圩镇传统产业有水稻、玉米、甘蔗、桑蚕等,凭借传统产业优势,该镇成功引进了一家集肉牛养殖、母牛扩繁、牧草种植、屠宰加工、冷链配送等为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企业——广西富胜农牧有限公司,带领贫困户脱贫。

  府城镇不甘落后。该镇坚持“能人带领致富、党建引领发展”理念,引导种养大户成立府城镇乐洋洋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聚集有资金、有头脑的经济能人,力争逐步建成武鸣区5000头存栏的大型黑山羊养殖基地。

  贫困户也尝到了甜头。双桥镇合美村1组贫困户罗瑞力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种了7亩沃柑,其中两亩今年已挂果。“今年脱贫,我有信心了。”他说。

  谋实招,小小桑蚕大产业

  发展一个特色产业,还可带动一方经济。

  武鸣区结合南宁市蚕业站在锣圩镇清凤村、伏王村等实施石漠化地区桑蚕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科技项目,让养蚕户掌握1-2门种桑养蚕实用技术。同时,建立桑苗育苗基地,引进、嫁接、推广优良品种,举办科学种养、应用新技术、桑蚕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蚕农种桑养蚕水平,以贫困村、贫困户科技种养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科学种桑养蚕,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模式,鼓励农户发展壮大种桑养蚕规模。

  两江镇汉安村全村桑树种植面积1000亩,利用汉安村闲置的35亩土地建设一个科学规范的绿化草皮产业示范园,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共建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41户贫困户种桑养蚕。

  目前,武鸣区已逐步形成以锣圩、两江、灵马等镇为主的桑蚕生产区域,种桑面积达8.15万亩。今年第一、第二批蚕茧产量125万公斤,市场价每公斤普通蚕茧60元,产值达到7500万元,惠及贫困户约100户,惠及农户约1万户,种桑养蚕成为城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经济支柱产业。

  (张华勇潘献华)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