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瑶族自治县坚持把消除农村危房问题作为扶贫工作的既定目标和重要抓手,持之以恒抓紧张抓实农村危房改造改造,让困难群众居有所安。从2009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10年共完成投资5.96亿元,或原地推倒重建、或易地搬迁统建,先后改造了31902间危房,解决了31902户贫困户,共12万多人住房安全问题,逐步全面实现“住房保障”目标,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加大宣传工作,调动群众建房积极性。各乡镇乡村干部通过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严格申报审核,精准确定对象。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调查小组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危改办审批”6个程序进行。
严把时间节点,强力推进工程进度。各乡(镇)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序,强力推进。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工程进度检查,并将进度检查结果上报市危改办,主要领导亲自过问,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工程进度。县危改办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乡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和整改,对工程实施进度要时时跟踪,按半月工程进度排名定期在大化电视台公示,并将工作动态向县人民政府反馈。五是考核要到位。农村危房改造和改厨改厕工作不仅是我县重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政治工程,而且是自治区一直列入各级政府履职年度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必须严格考核和问责,对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等原因导致目标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乡镇,县委、县政府将按照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问责外,并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
对照标准,抓好“质量管理”。城建部门负责抓质量管理,组织建筑工匠进行技术培训,提供建筑设计方案,每个乡(镇)派1名建筑工程技术骨干负责指导和质量验收,保证建房质量,防止“新房变危房”现象的发生。积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互补。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的原则,推行“亲帮亲、邻帮邻”互助合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帮助危改户筹资建房。
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到户。严格遵守“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监管使用”的原则,对农村危房工程资金监管使用。县财政局按照实施单位项目乡镇,补助资金核算实行以住建局为主体的县级报帐制。将各级政府补助资金进行专户管理,通过“一折统”、“一卡通”的形式直接发放到危房改造对象户账号,确保补助资金全额落实到户,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覃文军)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桂区:农村土地确权流转促三农发展
12月16日,在平桂区藕莲天下水生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羊头镇党政办主任赵万兴告诉笔者:“往年农民因土地产权不明晰不愿多流转,如今土地有了‘身份证’,农民吃下了‘定心丸’,都愿意流转土地。核心示范区引进瑞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经营主体,流转土地5000亩,采取 【详细】
大化县:获得宝安区捐赠对口帮扶项目资金500万元
12月20日,深圳市宝安区委书记姚任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大化瑶族自治县开展扶贫协作工作。大化县委书记杨龙文,副书记杨胜涛,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潘毓川参加扶贫协作活动。 【详细】
北海率先实现“村村通”客车
日前,北海市341个建制村“村村通”客车,通车率达到100%,率先在全区完成客车“村村通”工作目标。完成目标的时间从原计划2020年提前到今年,提前了两年半。 【详细】
大化县:举行县城区第二批易地扶贫搬迁抽签选房仪式
12月12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城区第二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抽签选房仪式在县生态民族新城举行。来自16个乡镇的贫困村1464户搬迁对象参加抽签选房。 【详细】
大化县:农村危房改造惠及2160户贫困户
12月7日,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弄业屯的蓝金义,在她刚刚建成的新房边做工。今年她在帮扶干部的宣传帮助下,通过危房改造指标,对照建房补助标准共获得3.92万元,建起了90平米的平房,告别了居住多年的危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