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牛养牛基地是我们桥梓村的集体经济项目,也是周边镇25个村的集体经济项目。”灵山县檀圩镇桥梓村驻村第一书记苏树茂说。
拔穷根,发展产业是根本。如今,产业扶贫项目在该县已有不少。时下最火的经济热词“共享”,也出现在该县脱贫攻坚的领域里。
灵桥梓村是“十三五”时期贫困村,2018年6月,驻村工作队整合各项资源,协调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00万元,建成了灵山县灵牛养殖示范基地,年可养殖肉牛550头。
灵山县在不改变桥梓村养牛基地属于桥梓村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将檀圩镇、新圩镇、武利镇等3镇25个经济薄弱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共300万元投入到灵牛养殖示范基地,即26个集体经济落后村共享一个养殖基地,一起养殖,共同发展。目前,该基地已经养殖142头优质肉牛,2019年春节前将养殖400头左右,配套种植优质牧草200亩,预计年可产生利润100万元。
围绕“5+2”、村级“3+1”特色主导产业,该县产业开发专责小组分赴各镇(街道)贫困村进行业务指导,确保2018年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达到80%以上,并与龙头企业园丰集团合作,进行无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户资产收益扶贫试点。
该集团吸收县财政支农资金802.8多万元,投入规模为年出栏生猪19.8万头的那隆思法生猪生态养殖场建设,分别将收益分配给全县建档立卡的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助推实现了全县无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产业覆盖。
去年以来,该县建立“公司+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等多种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合作模式,有力促进扶贫产业的建成。目前,全县共有帮扶企业24家,对接帮扶贫困村23个。全县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975个,累计带动农户1.8万户。(陆斌 陆铭)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灵山县:产业扶贫新模式 26个村“共享”一个养殖基地
“灵牛养牛基地是‘共享’的,它既是桥梓村的集体经济项目,也是周边25个村的集体经济项目。”2018年12月25日,灵山县檀圩镇桥梓村驻村第一书记苏树茂说。 【详细】
桂林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12月20日,桂林市村级集体经济绿色发展大会在全州县召开。当天,该市还启动了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绿色发展创新示范活动,并举办了村企对接会。该市各县(市、区)将继续高举绿色发展大旗,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高标准迈进。 【详细】
良庆区:玉洞鼓起集体经济钱袋子
“要不是把群众装心里,要不是党支部劲往一处使,这农贸市场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落地。”在玉洞街道平乐村,看着正在施工的农贸市场,农贸市场项目负责人黄世艺感慨地说。 【详细】
桂林发出集体经济绿色发展“动员令”
12月20日,桂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彭东光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绿色发展大会上发出“动员令”,要求各县(市、区)高举绿色发展大旗,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高标准迈进。 【详细】
上思县:香糯香飘万家 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
提起佛子村,广西上思县的群众都知道。几年前,这里还是个出了名的贫困村,村里集体经济为零,村民脱贫无术,致富无门。自从扶贫工作队进驻村里后,这里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们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种植上思香糯。如今,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