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4日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罗侠 龚坚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时值隆冬,清早7时,冷风透骨。象州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乡家园,49岁的搬迁户覃国成和爱人罗琴美心里却是暖洋洋的。他们骑上电动车,赶往县城边上的板材厂上班,上初三的儿子则步行到小区对面的民族中学上课。

  “如同做梦一样。”半年前,覃国成一家还住在中平镇多福村委古业屯中摇摇欲坠的泥瓦房里,如今生活一切都变了模样。在象州,像覃国成一样搬离农村危房变身“城里人”的还有2000多人。

  2016年以来,象州积极推进易地安置点建设、搬迁户就业创业扶持、安置点管理和拆除旧房等工作,确保贫困户“移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稳脱贫”。截至去年11月,该县共有521户2057名贫困人口搬离“穷窝”,在来宾市率先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

高位推进:安置点成“学区房”

  走进象州县老乡家园,29栋6层的新楼房依山而建、环境优美。令人羡慕的是,小区距象州最大的中学——民族中学仅十几米远,是名符其实的“学区房”。

  “老乡家园选址在县城最好的地段,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象州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旭湘介绍,为了加快推进老乡家园建设,该县成立了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专责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任专责小组组长,切实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建专门工作班子,细化包点责任领导及班子工作职责,倒排工期,完善制度,定期召开研究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搬迁入住和后续扶持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进施工进度,确保搬迁户顺利入住。

就业扶持:搬迁户变“上班族”

  “哒哒哒、哒哒哒……”刚到象州县老乡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门口,记者就听到一阵阵电动缝纫机声,车间一派忙碌景象。

  象州县发改局负责人介绍,该扶贫车间是县政府为了解决扶贫搬迁人口就业难题专门引进的企业,由广州添美资鞋业公司投资建设,可以提供工作岗位200多个。

  “前3个月保底工资1500元,之后就按计件发工资,一般每月每人工资都能拿到2000元以上。”添美资公司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搬迁户由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他们专门设置了3个月作为培训期,在这期间工资保底,使搬迁户顺利变身为“上班族”。

  此外,该县还将老乡家园小区靠外楼层的一、二层设计成小间商铺,免费或低租金提供给搬迁户就业、创业,鼓励搬迁户入股分红,直接受益。“以前在村里住泥房,没收入;现在进城住楼房,边工作有收入还能边照顾孩子,真好!”来自运江镇岩村的覃引莲说起搬迁后的好处,连声称赞。

  为了加强对搬迁群众创业、就业扶持,象州县与所有搬迁户都签订了产业扶持和就业扶持协议,开展好后续产业、就业帮扶工作,确保搬迁户增收脱贫。今年以来,该县易地扶贫搬迁户享受农业产业扶持(以奖代补)181户63.64万元,小额扶贫信贷96户,教育扶贫115户138人,社会兜底保障扶贫92户279人,实现转移就业430人。

创新模式:提升群众幸福感

  “根据老乡家园搬迁户的特点,我们积极探索创新移民后续管理模式,努力打造平安、文明、和谐、美丽的安置小区,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象州县委书记邓应文说。

  去年4月底,老乡家园完成了小区党支部、居民小组成立和选举工作,并落实办公场所、配备办公设备等,逐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引入物业公司,加强小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为搬迁户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将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就学、就医、社会服务等纳入当地的城东社区统一管理,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据介绍,该县还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拆除旧房工作方案,按旧宅基地占地情况,给予拆旧后每户奖励2万-3万元。目前,全县报名参加“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的农户全部签订了旧房拆除协议。

  原标题: 搬离“穷窝” 象州2000贫困人口住上“学区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拔萝卜的萝卜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