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忻城县城南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增仰小区广场上,壮族同胞穿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全村各户都把自家的饭菜端出来,组成长桌宴共进团圆餐,肉粽、汤圆、土鸡、土鸭、饮料等琳琅满目,现场热闹非凡。
此前,增仰村老百姓的生活并非如此,这么丰盛大型的长桌宴不是想办就能办得起的。原来的增仰村地处大石山区腹地,山高路远,交通闭塞。因为是在石头缝里谋生计,人人过得都不容易。全村94户,有70多户都在贫困线以下。
在忻城,与增仰村情况差不多的村子,全县有10多个,总人口过万。
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忻城县前后用了3年时间,对包括增仰村在内的62个自然村实施整屯搬迁。去年中旬,增仰村整村搬到城南新区搬迁安置点,群众住上新楼房,过上新生活。
包括增仰小区,全县10个搬迁安置点搬迁入住群众共4000多户,近2万人。
人搬出来了,怎样解决村民长远的生计问题,彻底断掉穷根,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现实问题。为此,当地政府积极探索,采取扶贫干部与搬迁户“一对一扶持”举措。通过引导搬迁户参加政府免费培训,进入缫丝厂、电子厂等企业做工;不仅给“零就业”家庭提供公益性岗位,还实施“微菜园”工程,让每一户都有30平方米菜地种菜,自给自足,减轻生活负担,让他们有家的感觉。2018年底,增仰村有81户脱贫,全村人均年收入突破6000元。
增仰村整村搬迁实现致富,是忻城县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拔穷根工程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为守住已有成绩,啃掉最后硬骨头,确保在2019年全县脱贫摘帽,忻城县委、政府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具体情况的20多个脱贫攻坚方案,涵盖移民搬迁、危房改造、基础设施、产业扶贫、医疗帮扶等各个方面,形成“1+20”扶贫政策体系(即由一个主体责任人对照20个具体方案),对全县剩余的23个贫困村贫困户因地施策,全力降低贫困发生率,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果县:为易地搬迁户子女就近入学开绿灯
据了解,平果县在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多措并举补短板、强弱项,遵循“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立足县情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详细】
八步区:安居乐业笑开颜 搬迁搬出幸福年
吉祥如意除旧岁,欢乐祥和过大年。这个春节,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息,在八步区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里,来自不同乡镇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迎来了他们在新家的第二个春节。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在新的环境里生产生活有什么变化呢,带着这个问号我们走进了其中的一个 【详细】
环江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出来的“幸福”生活
春风着意迁新居,欢天喜地过大年。1月29日,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毛南家园二区安置点,谭杨记一家人正围在火锅旁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今年过年就在城里过啦!”谭杨记抿一口酒乐呵呵地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详细】
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入住率99.04%
记者日前从自治区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中心获悉,截至目前,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工程项目建设高峰期已经过去,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心转入加大后续扶持管理力度的重要阶段。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