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3日 来源:贺州日报社 平桂区委宣传部 作者:黄月新 何丹 陶胜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日,记者来到平桂区沙田镇政府,与早已约好的新民村村支书赵进文在这里汇合,并随他进村采访。沿着蜿蜒的山路,目之所及,雨雾蒙蒙,能见度不足10米,车速放缓,15公里的路程,走了近一个小时。

  来到村民冯亚养家,一间砖房平地而起,四间大房依次排开,摆放在房厅中间的液晶电视正播放着电视连续剧。

  一说起采访脱贫产业的事,不善言辞的冯亚养眼睛一亮,说道:“要不是‘茭白’支书鼓励我们种茭白,我哪敢想盖房子。”

  冯亚养口中的“茭白”支书,正是赵进文。2017年村“两委”换届,赵进文当选新民村村支书。新民村地处大桂山腹地,地形地貌险陡,山路曲折,属于少数民族土瑶村落。2015年精准识别时全村270户1555人,贫困人口1004人,贫困发生率64.56%,到2018年底,全村仍有722人未脱贫。修路、产业、脱贫,是赵进文上任后给自己定下的“三件必须要做的事”。

  “交通落后,出村要绕道金竹,路途远3公里。有产品卖不出去,甚至有的村民是挑着产品出去卖的。”2017年开始,赵进文通过争取上级资金,终于在年底时建成5.4公里石排至村委的通村水泥路。

  新民村海拔400多米,山里气候潮湿,村中多为山冲水,水质甘甜,非常利于茭白生长。“通过几次与挂点领导、村委成员一起讨论,我又到贺街去考察,结合我们村的地形地貌,觉得种植茭白是一条脱贫的好路子。”赵进文说,由于村民们观念守旧,一开始还是担心会白忙活一场。

  于是,赵进文就自己带头种茭白,除了自家的3亩田,还负责管护村集体的5亩田。

茭白田地(图片来源:网络)

  “茭白丰产时一天可采收2000斤,每斤3元左右,种植茭白是一个短平快的产业。路通了,老板开车进来收货,就在地头直接数钱。”回忆当时的情景,赵进文笑了。

  产业发展的启动资金怎么解决?赵进文解释,向上级争取扶贫资金和肥料,自己只需出农药的钱,第一年的收益可以作为第二年的启动资金。

  冯亚养家11口人,劳动力5个,平时以打零工为主,全家住在上世纪80年代建的泥砖房里,属于贫困户。2017年底,在赵进文的鼓励下,冯亚养和三个儿子归整了8亩地,种植茭白。“赵支书带领大家种植茭白,他有技术,我们看到他种还赚了钱,家家户户就跟着他种了。”冯亚养说,2017年仅种茭白一项,他家纯收入2.1万元,加上三个儿子外出打工的收入,2017年在老屋旁建起了90多平方米的砖房。2018年12月,又为新房添置了家具和55寸的液晶电视。“这两年,改变蛮大的,我很有信心脱贫。”冯亚养乐呵呵地说,他计划今年收了茭白后,再加上三个儿子打工存的钱,把新屋的二层盖起来。

  同村40多岁的冯土养一家,因孩子读书生活一度陷入困境。2017年,勤劳肯干的冯土养和妻子种了15亩茭白,收成颇好,于去年成功脱贫,家里的生活也越过越好了。“两个孩子,一个在玉林读大学,一个读中职。”冯土养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路修通、产业发展,给这个土瑶村的村民很大的鼓励和信心。2017年,全村共有37户种植茭白,共173亩;2018年,全村种植茭白增至69户,面积扩大到230亩,全村有70户摆脱了贫困;今年,全村计划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亩。

  记者了解到,2018年9月赵进文随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北京,受到了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接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说:“心情是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对汪洋会见时提出的“做民族地区脱贫和致富的坚定推动者”的殷切期望,赵进文一直牢记在心。

茭白是一种水生蔬菜(图片来源:网络)

  面对新一年的脱贫攻坚,赵进文又有了新的想法:将村里的茭白送去检测,看看含硒量,符合标准再注册个商标。“假如我们的茭白富硒含量达标的话,价格方面可能就会上升了一个档次,有了自己的产品品牌,村民收益也会比较乐观。”赵进文相信,下一步,新民村的脱贫之路会越走越宽。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拔萝卜的萝卜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