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易地扶贫搬迁仗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仗,也是脱贫摘帽工作最难的任务、最硬的“骨头”。如何才能确保搬迁贫困户能有“一份相对稳定的产业收入”?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结合贫困户发展意愿,决定在城区移民安置点附近实施红心猕猴桃“千亩千户”示范工程,并着力写好“准、实、稳”三字经,把易地扶贫搬迁户“无土”安置变为“有产”发展,实现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
因地制宜,产业选取立足“准”
罗城地处桂北九万大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岩溶地貌发育良好,气候宜人,具备发展猕猴桃产业的自然条件。为写好“特”字文章,该县经过多次实地走访调研、了解民意,综合土壤、气候及市场等诸多因素,决定将红心猕猴桃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主导产业,并利用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和广东深圳福田区帮扶资金2570万元作为项目资金保障,在县城周边流转整合土地,成功打造了红心猕猴桃“千亩千户”示范工程。其中,由福田区提供500万元资金援建的250亩红心猕猴桃在去年已经挂果,产量30吨。为了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户能够有一份产业收入,经筛选公示,截至去年8月,250户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签订了项目利益分配协议书,每户可享受1亩红心猕猴桃作为利润分红,期限为10年,有效带动搬迁贫困户增收发展。
政策倾斜,发展基础务求“实”
为了使项目得到长足发展,使搬迁贫困户和参与建设的农户变“单打独斗”成为“抱团发展”,该县成立脱贫攻坚产业红心猕猴桃“千亩千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同时,按照招标程序依法公开招标确定猕猴桃“千亩千户”示范园委托管理公司,负责对示范园的建设、生产经营进行全程技术指导、生产管理经营销售,并成立“千亩千户”示范工程理事会,对示范园进行监管,确保红心猕猴桃“千亩千户”示范工程稳步推进、健康发展。
创新模式,项目运行力求“稳”
为把红心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在组织实施上,采取“政府主导、理事会监督、合作社负责、托管公司技术指导、贫困户受益”的原则。以政府引导为主,充分整合资源,落实示范园项目投入和政策支持,明确管理、监管主体和方式,保障贫困户收益。在项目运行上,采取“合作社+托管公司+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集中流转土地,大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示范园,提升产业发展基础,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加农户土地租金收入、分红收入和务工收入。在项目收益上,采取“政策共享、风险共担、按利分红”的原则。产生效益后,扣除生产投资及日常管理费用,按当年纯利2.5∶6.5∶1的比例进行分成,即托管公司占25%,贫困户占65%,10%作为合作社风险基金,主要用于合作社滚动发展和承担防范不可预见的因素而导致示范园减产减收,保障贫困户的分红收入。此外,该县积极参加2018中国·深圳(第四届)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着力让仫佬山乡扶贫果走出深山,并认真写好“互联网+扶贫”文章,积极探索“政府主动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受益主体积极行动”的发展模式,“千亩千户”结出扶贫“硕果”,让搬迁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蒙增师)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支招”产业扶贫
3月28日,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分组审议了自治区政府关于我区产业扶贫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集智聚力,为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支招”。 【详细】
凌云县:扶贫车间助群众增收脱贫致富
近年来,凌云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就业带动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先后在全县八个乡(镇)建成了11个扶贫车间,帮助城镇剩余劳动力和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他们实现了就地就近增加收入。 【详细】
大化县:扶贫车间助力脱贫
近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清坡村“党旗引领,联建联养”扶贫车间里,轮值人员在给七百弄鸡喂食生态芭蕉树杆。该县落实扶贫车间建设资金9300万元,目前全县已经开工建设扶贫车间400多个,其中养鸡车间为136个。 【详细】
宁明县: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十三五”期间,宁明县采用集中安置方式,建设城中和爱店两个安置点,共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81户4734人。该县将“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的理念贯穿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始终,切实抓好抓实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子女就学、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后续帮扶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