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徐学芳 冯 伟 容科彪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人称“小漓江”。如果把漓江比成“大家闺秀”,那么遇龙河则是让人怦然心动的“小家碧玉”。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在中外游客络绎不绝的遇龙河上,一名名穿着红色工作服的竹筏工唱起山歌,驾着一张张竹筏划向清澈见底的遇龙河下游。这些在遇龙河上工作的竹筏工们很多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受益于旅游产业扶贫,他们的小康之梦在这青山秀水间正逐渐变成现实。

  近年来,阳朔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思路,聚集政府、企业、群众多方力量,为贫困户搭建就业平台,让贫困群众足不出户、就地致富。

  “感谢遇龙河景区为我解决了就近就业问题!现在我每月收入几千元,真正脱了贫。”该县白沙镇蔡村村委贫困户徐荣兴感慨。

  徐荣兴是一位勤劳、有事业心的农村汉子,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经济条件也不错。但10多年前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家陷入贫困,徐荣兴重伤住院欠下近8万元的债务,经营的一个水产养殖场严重亏损,妻子不堪重负离家出走。

  2017年,遇龙河景区公司响应当地党委、政府的号召,全面开展旅游产业扶贫工作。家住遇龙河畔的徐荣兴,被纳入重点扶贫对象,经严格培训后受聘为景区的竹筏工。才两年多,他不仅还了大部分债务,还于2018年脱了贫。去年,在当地扶贫部门帮助下,徐荣兴通过异地搬迁,建起了新楼房,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笑容也回到他饱受磨难的脸上。

  像徐荣兴一样被吸纳到遇龙河景区公司就业的沿河贫困村民有近千名。阳朔县将旅游产业扶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创新扶贫思路,助推民生工程。2017年春,制定“加大投入改善沿河基础设施,吸纳沿河群众就近就业”的方案,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沿遇龙河修建了一条自旧县村到金白公路的旅游扶贫公路,有效解决了游客自驾汽车、单车及徒步旅游的需求。同时先后投入3500万元修建旅游码头、停车场、旅游公厕,促使前来观光的中外旅客逐年大增,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旅游收入,村民因此将旅游扶贫公路称为“幸福路”。

  2018年4月2日,白沙镇就业扶贫车间揭牌成立,落户遇龙河景区公司。“我县成立就业扶贫车间,对进一步助力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阳朔县委副书记张晓阳说。当天,遇龙河沿岸有16名村民成为遇龙河景区公司的新员工。

  遇龙河沿岸各村委、自然村原集体收入一直比较差,村民收入也低。遇龙河景区公司引导沿河各村委、自然村全部入股公司,让利于民。如今,沿河村村有资本,家家成股东,年年有分红。2018年,该景区接待游客140.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41%;营业收入1.181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均创下历史新高。沿河村民分红达758万元,其中旧县村委86万元、遇龙村委470万元、观桥村委198万元、中间嵅村2万多元,实现了公司、村民双赢。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