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唐正芳 通讯员陆宏夏 黄富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4月19日,在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六台村的扶贫车间里,十几名村民正忙着编织宫灯。“每天上班8个小时,下班后可照顾小孩、做家务、干农活,每月工资有1000多元,日子比以前好多了。”贫困户李宣环一边编织一边说,“家里开始建新房,争取今年脱贫。”据悉,该扶贫车间采用“公司+农户”模式,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留守妇女,带动就业5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人。

  为进一步发挥扶贫车间作用,港北区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筑巢引凤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努力实现“小车间撬动扶贫大产业”的目标。目前共创建扶贫车间19个,带动20个贫困村发展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达1605人,人均务工收入2500元/月,并实现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就业脱贫。

  A因地制宜创建扶贫车间

  “7时30分上班、18时下班。由于离家近,中午可回家吃饭。”在港北区移民安置小区的就业扶贫车间里,村民苏水娇一边整理手套一边说,车间按件算工资,一天完成100对,可领40元工资,一个月有1000多元,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港北区老乡家园就业扶贫车间直接创建在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内,紧邻324国道,交通便利,车间以“公司+贫困户”模式,将移民搬迁安置点楼房架空层改成厂房,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3人。车间负责人介绍,在这里工作的都是安置小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按工作量计算工资,熟练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

  扶贫车间该建在哪儿?港北区充分发挥乡镇、村委、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帮扶干部作用,在辖区范围内摸底调查劳动力资源,摸清各村创建就业扶贫车间的条件和优势。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经多次调研及实地考察,综合各方面优势,选取的创建点既邻近国道或交通主干道,又邻近人口大村或是贫困人员聚集地,方便入驻企业招收和吸纳闲置劳动力,让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地灵活就业或居家就业。

  嘉锐电子就业扶贫车间位于大圩镇新建村,地理位置优越,周边有大圩、上莲等人口大村,便于吸纳劳动力就业。目前已有400多名员工,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5人。

  B筑巢引凤引导创业就业

  为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扶贫车间建设,港北区根据各行政村自身条件优势,盘活镇、村集体闲置房产、土地等资源,以“村企”联手共建形式,鼓励引导企业到镇村布点设置生产车间、加工点,引导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办厂,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今年3月,港北区引导广西益嘉发服装实业有限公司与奇石乡福田村委合作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将闲置的高山码头敬老院改建为生产车间,面积约1100平方米,主要生产男女内衣系列产品。车间现有员工14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61人。

  这是港北区从当地西江产业园区引进的首个就业扶贫车间。针对部分贫困户劳动力年龄大、没有知识、因病因残不能外出,或因照顾家庭,只能留守的实际,该区按照“易操作、上手快、就业灵活”原则,精准选取了民族工艺品制造、电子产品、劳保产品及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对劳动力技术要求低,就业门槛低,家庭妇女、老年人甚至一些轻度残疾人都能操作。

  为保障贫困人口稳定收入,港北区把好企业准入关,选取实力较雄厚、经营有方、诚实守信、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保障从业人员的基本收入。

  C“N”种模式促进群众增收

  “我参加技能培训后就进扶贫车间上班了,既能领工资,又可照顾老人、小孩。”港北区奇石乡福田村贫困户黄少兰高兴地说。经过几天的技能培训,她已掌握缝纫要领,对今年摘掉“穷帽”充满信心。

  在建设过程中,港北区创建多种模式的就业扶贫车间,既解决企业招工难题,又让贫困户就业、顾家“两不误”,实现企业和贫困户双赢。

  “企业+贫困劳动力”模式。引进西江产业园区、本镇企业在乡镇、村设立分厂、加工点。中里乡的荣德商贸公司创立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创建2个扶贫车间,直接带动农户200户,其中贫困户43户,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2000元,贫困农民基本实现了脱贫致富目标。

  “能人+贫困劳动力”模式。鼓励经济能人返乡办厂,探索创办就业灵活的扶贫车间。中里乡东方尚贤就业扶贫车间正是经济能人韦军民返乡创建的,现有员工6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人。

  “合作社+贫困劳动力”模式。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设立加工车间,围绕种养殖业建立就业扶贫基地6家,吸引贫困劳动力就业46人。明香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聘请贫困劳动力到基地务工,实现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

  “居家式扶贫车间+贫困劳动力”模式。扶贫车间与村民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建立承揽关系,贫困人员居家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来料加工。目前港北区有居家式扶贫车间2家,帮助33名贫困户劳动力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D落实政策壮大扶贫车间

  港北区把贫困群众技能培训作为推进扶贫车间发展的有效突破口,与企业共同制订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培训、走出去学习、到企业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村民开展免费技能培训。目前,该区已开展64期培训,培训贫困人口149人。东方尚贤扶贫车间主要产品有宫灯、油纸伞、宫扇、服装等。该车间创新“1+x”培训模式,由1名熟练工培训多名工人,贫困户可直接在家或在车间制作,让工人兼顾家事、农活,每人年平均收入达3万元,有效拓宽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

  同时,该区对已建成的扶贫车间按政策落实补贴,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培育壮大就业扶贫车间。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按照相关政策,吸纳贫困劳动力及给付劳动报酬达一定条件的,给予企业(个体工商户)一次性带动就业奖补。目前已向12家企业核发一次性带动就业奖补10.9万元。“对列入2019年新建任务的23家厂房式就业扶贫车间(种植养殖除外),在场地面积、吸纳就业人数、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人数、完成时间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乡镇政府(街道办)一次性建设奖补。”

  另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就业扶贫车间连续就业6个月以上的,按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个人就业交通补助。2017年以来,每年有1000多人次贫困劳动力受益,其中在扶贫车间就业的贫困劳动力230人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