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巫美桥红 李 耿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6月13日,灵川县公平乡青狮潭库区移民于翠萍正在家附近的后山打理林地下的草珊瑚。以前只能外出打工,现在的生活让她觉得满足,对年底将获得的“生态养鱼”分红也充满期待。于翠萍的生活状态是8000多名青狮潭水库库区移民生活的缩影。

  青狮潭水库总面积28.5平方公里,是桂林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当年兴建时,2215户1.03万名移民中,有52%就地安置于库区。如今库区移民分布在公平乡、九屋镇、兰田瑶族乡的6个村委,其中以公平乡为主。由于当时大面积的山林和耕地被淹,库区移民人均不到4分田。长期以来,当地农民靠种植水稻、上山砍伐竹木、外出务工为生,人均收入普遍偏低。

  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又让老百姓增收?近年来,通过多方探索,当地形成了“林下种茶、生态养鱼、湖滨赏景”的全方位、立体化产业格局,8000多名库区移民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守来了自己的金山银山。

  A林下种草珊瑚“一地双收”

  茂密的树叶把刺眼的阳光过滤成了柔和的光影洒落在毛竹林下,这是喜荫的草珊瑚最喜欢的环境。在公平乡四合村的后山上,当地老百姓通过在林下种植草珊瑚,找到打开致富之门的“钥匙”。

  “公平乡多个村子地处库区,没什么田地,只能靠山吃山,除了种植竹子杉木外,没有其他经济作物。”村支书龙富德说。

  2014年,当地政府部门尝试在毛竹林下种植草珊瑚,最先以11户200多亩为试点,并注册专业的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引领下,四合村的草珊瑚示范区种植户发展到66户,种植面积近3000亩,除了原有的毛竹收入,村民每年人均增收近4000元。

  如今,四合村的草珊瑚种植已形成“党支部+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以合作社为平台,组织分散社员统一培训、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建立村民长效增收机制。2016年,四合草珊瑚种植专业合作社荣获“自治区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帮合作社种一天挣80元,一个月也有一两千元的收入,另外我去年种了几亩草珊瑚,期待有好收益。”该村村民于翠萍说。

  在入村不远处,一个占地900平方米左右的茶叶加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村主任苏小民说,合作社正在尝试将草珊瑚加工成高档保健茶,建设加工厂正是为了制茶,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村里还将配套一个20平方米的冷库,用以储存茶叶等加工产品。

  B生态养鱼富了村民口袋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网箱养鱼在青狮潭水库兴盛。但由于破坏生态,2013年,网箱被全部拆除。为充分发挥水库水体资源优势,2017年以来,灵川县专门出台了青狮潭水库生态养鱼系列实施方案,把生态渔业培育成特色优势产业和富民支柱产业。通过抓好生态鱼养殖、生态鱼产品开发,规范捕捞行为,实现了“以库养鱼、以鱼增收、以鱼净水”的良性循环。

  “去年,公平乡成立了赤都福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从移民中通过投票民主选举的方式选拔优秀社员参与水库管理工作。”公平乡五美村村主任苏喜冬说,当地政府连续5年每年免费为库区投放120万元鱼苗。去年春冬两季,政府共资助10万公斤鱼苗投入水库,将来生态养鱼有了效益,库区会以分红的方式分给移民。“每年按10万公斤鱼苗的养殖来算,可创收100多万元,库区每个社员就有1000多元的分红。”苏喜冬说。

  C湖滨赏景发展乡村旅游

  青狮潭水库库区具有宽阔的水域、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且交通便利,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天然的优势。2015年,该乡以自然景观、户外运动、休闲娱乐、乡野农趣、民俗文化和养生度假为主题,划出新江村委至岩山村委沿线区域以及岩山村委至和平村委沿线区域作为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的两大经济带,将全乡纳入原生态乡村旅游景区规划。

  目前,该乡已经建成大桥花海世界景区,日接待游客上千人;环湖步道骑行游、新江花海画廊游、象山独蹲视觉观光游、田心乡村世界游、五美湿地花海世界游、森林峡谷走廊游以及鸡笼山户外体验游等特色游项目正在逐步建设中。

  由于客观原因,库区发展受到限制,但用心经营,也能成为各种财富的“聚宝盆”。在青狮潭水库库区,当地实施“林下种茶、生态养鱼、湖滨赏景”,走出一条创收致富的新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拔萝卜的萝卜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