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讯(记者陈静 通讯员杨新娟 蒙宇 赵庆年)“出淤泥而不染,真的值得一游,我唱一首山歌给大家听……”来自柳州的游客韦先生陶醉在九屋镇爱莲江头休闲农业示范区内流连忘返,开心地唱起了山歌。近年来,灵川县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载体,以甘棠江生态画廊为轴线,全力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桔红甘棠江田园综合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7月份以来,位于灵川九屋镇爱莲江头休闲农业示范区内江头爱莲荷花园游人如织,古村落与莲花相映成趣。该示范区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在巩固传统桔柑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荷+鸭+鱼”绿色立体循环农业;另一方面得益于农业为了迎合旅游业发展的合理规划。
农旅的深度融合不仅带活了当地旅游,也让村民的收入翻了几番。采访中,九屋镇江头村村长周俊鹏告诉记者,他们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每年村民可增收1000元左右。示范园还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同时,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剂良方。
示范园内还建设了生态停车场、景观台、民俗博物馆等基础设施,依托当地民俗传统节日“姑娘节”和古村爱莲文化,把示范园建设成集民居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田园风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区。“农旅融合引客来”,每年到园内游玩的游客达20多万人次,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
近年来,灵川县已投入13922万元,完善了综合体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园内已建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5个、农业专业合作社121家、农业企业20多家。如今综合体内有特色产业支撑、有基层组织保障、运行管理模式高效,“田园综合体”正从规划、图纸上一点一点变成现实。
灵川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田园综合体建设重点要实施特色产业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文化挖掘、独特景观营造、乡村社会治理、集体经济培育、特色产业脱贫等八大工程,为灵川县乡村振兴树立一个新的标杆。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福绵区上坡村:激活土地活力助乡村振兴
近年来,福绵区福绵镇贫困村上坡村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复垦,激活闲置宅基地有效再利用,助力乡村振兴。 【详细】
兴业县山心镇蓬塘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阔
兴业县山心镇蓬塘村是一个有着16个自然屯,26个村民小组,共3638人的大村。作为“十三五”贫困村,该村曾经有1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然而,这几年该村通过改变村干部作风、发展特色产业等措施,让曾经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该村成功脱贫149户,仅剩贫困户 【详细】
梧州组织项目观摩加速推进乡村振兴见闻
7月25日,梧州市召开乡村振兴建设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会前,为了达到“比学赶超”的效果,由该市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县(市)区、58个乡镇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驻村第一书记等400多名代表,分成3组,前往该市1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参加观摩和交流。 【详细】
蒙山县:万人上大党课 共话乡村振兴
7月26日,蒙山县在新圩镇古定村古皮组举办2019年“党旗领航·共谱乡村振兴新华章”党员教育主题“示范党课”。采取“党课+直播+参观”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现场有50多人参加党课,却有2万多党员群众通过网络视频直播观看了党课,一起共话乡村振兴。 【详细】
灵川县:创建4个自治区级农业示范区
灵川县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农”的思路,加大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各级示范区(园)85个,其中区级(核心)示范区4个,市级示范区5个,县级示范区5个,乡级示范园26个,村级示范点45个,实现农业(种、林、养)产业全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