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6日 来源:桂林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人才驱动 模式带动 品牌推动

  全州咸水镇三“动”齐推助力产业扶贫

  全州讯(记者景碧锋 实习生胡艺琼通讯员唐翠梅)全州县咸水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发展产业扶贫的各项绩效考评细则,将发展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通过人才驱动、模式带动、品牌推动等举措,持续强化产业扶贫力度,为实现辖区788户贫困户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驱动,为产业扶贫注活力。围绕产业扶贫绩效管理细则,积极探索产业扶贫发展新模式,将人才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实施“引凤回巢”计划,改变辖区“人才失血、贫血”状态。建立咸水镇“人才名录库”,对辖区280名在读大学生与987名在外创业建业的家乡骄子进行跟踪联系,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建业,在外骄子回乡投资。构建“强带弱、优帮劣”的产业帮扶对子,要求辖区经营主体按照生产经营模式至少匹配帮扶5户贫困户,协助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目前咸水镇通过“引凤回巢”计划,共吸引了42名在外骄子返乡建业,构建产业帮扶对子325对,其中以古留村返乡大学生为代表创建的尚品家庭农场,以“稻—牛—鱼—蛙”生态食物链种植模式,开发了黑米、禾花鱼等10余种有机农产品,利用生物除草,做到农药、化肥、抗生素、生长激素零添加,示范引领了辖区有机农产品的发展。目前,该农场已带动辖区12户41名贫困户参与种植450多亩水稻田,使困难群众人均年增收2200元。

  模式带动,为产业扶贫增效力。认真梳理匹配适合辖区实际的扶贫项目,针对性地制定辖区产业扶贫模式。咸水镇共有4660公顷耕地,有柑橘、猕猴桃、红枫、海狸、蓝孔雀等10余种特色种养殖产品,所有农作物与特色养殖均能进行混合种养。根据这一产业实际,咸水镇大力推广农作物“套种、套养”计划,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农作物经济效益。通过将“短平快”农作物与长期培养的农作物结合,为树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实现产业扶贫与辖区经济发展相结合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目前咸水镇通过红花油茶套种五指毛桃、柑橘幼树套种西瓜、红枫套种旱稻、柑橘园饲养果园鸡、池塘发展蛙—鱼—鸭同步养殖等模式,共实现6.5万亩土地集约循环利用。据统计,2018年通过农作物“套种、套养”计划,咸水镇共带动549户2061名贫困户实现经济增收,实现67户248名贫困户稳定脱贫。

  品牌推动,为产业扶贫提动力。严格贯彻落实上级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强产业扶贫,增强贫困户脱贫“造血功能”的绩效考核细则。持续加强辖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大优质农作物引进力度,充分运用辖区土地富硒特点,推出富硒红心猕猴桃、富硒柳纽荷尔脐橙、富硒大米、富硒甜王5号等系列富硒产品。同时积极推行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将“无公害”“富硒”“绿色”“有机”作为辖区农产品的主要特点进行强力打造,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知名度与经济效益。以虹桥米业为代表的咸水本土企业,带领辖区4个贫困村203户752名贫困户进行富硒米种植,打造了“鱼蛙米”、“富硒四宝”、“七彩人生”等20多个系列品牌,并通过“有机农产品”认证,其产品远销区内外,实现了企业、群众“双赢”,示范引领辖区农业产业发展,为咸水镇打造本土产业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