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人在输送带上挑拣难于燃烧的废弃物。
□记者罗承品见习记者钟文芬
储料棚内,连片堆积的胺树枝叶、甘蔗叶、板材碎料等经过机器粉碎、晒料掺配、皮带输送、锅炉燃烧等一系列操作后,最终发电、供热……这是“壮丽70年?记者边关行”主题采访团记者8月19日在位于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的扶绥琦泉生物质发电公司看到的一幕。
甘蔗叶、玉米梗、园林剪枝物、木屑等废弃物,这些在农民眼中地道的“垃圾”,却是扶绥琦泉生物质发电公司发电的“绿色能源”。
甘蔗产业是扶绥县农业支柱产业,甘蔗种植量大,种植面积达113万亩,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剩余物数量巨大。甘蔗收获后,蔗农对甘蔗秸秆要么付之一炬,要么任其腐烂,对大气和水土造成较大污染。
如何有效处理甘蔗秸秆是所有种植户面临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扶绥县于2018年引进琦泉生物质发电项目。该项目2018年12月11日竣工,今年4月正式投产。目前,公司装机规模40MW,1台130t/h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配1台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抽汽凝汽式汽轮机,带1台40MW的发电机组,配套建设秸秆收集、打包、储运、破碎等辅助工程。
截至7月底,扶绥琦泉生物质发电公司共发电7000万kw?h,实现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日均产值40多万元。
走在琦泉生物质发电公司厂区,空气清新、厂房洁净。在厂区集控室,记者看到,前期加工好的秸秆、板材剩余物等原料通过输料系统进入生物质锅炉燃烧,经热动能转换进行发电,且整个发电全程由集控室控制,全程自动化、智能化。
项目采用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技术,该技术引领全国生物质发电行业进入第三代,在实现超低排放的同时更是极大提高了电厂循环效率,实现了高效、节能、环保三者统一。
项目建成投产年可替代标煤1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2880吨、氮氧化物840吨、二氧化碳31.2万吨。
“生物质发电就是‘吃进废料、吐出电能’,走的是一条资源循环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新路子。”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尹兵告诉记者,项目主要收购周边100公里以内的农林废弃物,包括蔗农的甘蔗叶、甘蔗尾梢以及周边板材加工企业的板材碎料等,一年可以消耗农林废弃物45-50万吨。
作为以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发电原材料的企业,自然受到了周边以农业为主的居民的“追捧”。农民平日里苦于无法处理、随意丢弃在田间的秸秆“废物”,如今变成了“明码标价”的“香饽饽”,“废物”也可变成“票子”。“甘蔗叶、甘蔗尾梢收购价每吨200元。”尹兵告诉记者,公司运行平稳后,年输送绿色电力2.8亿千瓦时,供热15.8万吉焦,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实现利税4000多万元。与此同时,公司还可提供就业岗位130个。
渠黎镇渠留村村民凌林英平日就在厂房里工作,主要负责将输送带上含有的废铁、难于燃烧的废弃物等捡起扔掉,防止堵住运输出口。
“相比以前的工作,这份工作不算辛苦,一个月下来有2700元的工资,而且离家近,还能照顾小孩,生活越过越好了。”凌林英对记者说。
“这个项目的建成有效解决了能源短缺、环境保护、农民增收三大问题,是一个国家、地方、企业多赢的好项目,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推进绿色新能源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效益。”尹兵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扶绥县:空港经济区实现大变样
今年以来,扶绥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县域工业发展大会精神,坚定不移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以“三个终端见成效”作为工作抓手和检验标准,攻坚推进各项工作,有力推动了空港经济区实现大变样。 【详细】
扶绥县:江边村用活资源壮大集体经济
“发包水库一年收入3万元;在周边种植澳洲坚果80亩,3年后开始收成,按去年收购价计算,保守年收入40万元……”日前,谈起村集体经济收入,扶绥县东门镇江边村党支部书记黎奇信说。 【详细】
扶绥县:把开展讨论活动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融合
自全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讨论活动开展以来,扶绥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部署要求,把开展讨论活动与推动扶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统一、相衔接、相融合,扎实推进学习讨论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详细】
扶绥县:龙头乡着力打造"一户一薪"工作特色品牌纪实
今年以来,龙头乡立足实际,围绕如何解决被征地农户就业问题,深化“一户一薪”工作,以林旺村为试点,打造“星级”劳务服务队,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打开了服务企业用工需求、增加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助推征地工作的多赢局面,打造了龙头乡“一户一薪”工作特色品 【详细】
扶绥县:渠摹屯建设幸福乡村走笔
3月4日一大早,扶绥县岜盆乡那标村渠摹屯52岁的廖汝芳和另外3名妇女就被安排下厨——为参加劳动的村民们做中餐。这一天,渠摹屯群众要开展义务劳动,拆除危旧房,清理巷道和房前屋后的垃圾杂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