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凌云县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开展以来,朝里瑶族乡主动出击,大力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三清三拆”工作有序推进,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连日来,在朝里瑶族乡六作、兰台、平塘等村屯随处可见乡干部、驻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们在清理垃圾和杂物等身影。“这几年上级加大对房屋改造力度,又经过这次的整治行动,现在村里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群众都很高兴。”兰台村村民李进才说。
在开展“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中,朝里瑶族乡高度重视, 把“三清三拆”工作与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同研究同部署,制定专门的方案细化工作落实;通过大喇叭、群众大会、走访入户等形式,全方位地宣传发动,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使广大群众积极主动投入到“三清三拆”攻坚活动中;对各村的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对先进的村给予通报表扬,对后进的村进行批评约谈,确保了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目前,朝里瑶族乡“三清三拆”工作有序推进,截至8月27日,全乡投入3900余人次参与“三清三拆”工作,共计整治42个自然屯62个村民小组,清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300多处,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杂草、淤泥近100吨,清理污水沟渠3500多米,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危旧房、废弃猪牛栏、木板房、露天厕所等120多间1800多平方米。
“我们坚持‘三个一律’(即在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过程中一律是群众唱主角、凌田二级路沿线的重点村屯一律有主要领导挂点、开展‘三清三拆’不力的村屯近期一律不安排‘一事一议’项目及其他民生项目。”乡党委书记蒙康介绍说,下一步将继续对各村的环境整治等进行升级改造,积极发动村民因地制宜,主动探索农村经济振兴新模式,因村施策发展特色经济,打造独具特色“党建+文化+旅游+产业+N”的脱贫攻坚新模式,助力村民富裕、乡村振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西林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八月秋风送爽,瓜果飘香,稻穗金黄,勤劳的农民在田间忙着收割庄稼。在西林县普合苗族乡新丰村油茶“双高”建设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村民正在为油茶树除草、剪枝、护理。 【详细】
凌云县:逻楼镇新洛村橘子林的“甜蜜事业”
连片的柑橘林郁郁葱葱,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的欢闹着,果园工人们踩着晨露,忙碌的穿梭在果林中锄草、施肥,相互编织成一幅美好的画面。这是近日笔者探访凌云县逻楼镇新洛村柑橘产业示范基地看到的场景。 【详细】
广西:擦亮特色农业名片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今年以来,广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今年上半年广西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2%,农业产业基本面总体平稳,全区农业 【详细】
凌云县:布林村“三清三拆”扮靓新农村
近日,凌云县逻楼镇布林村掀起清理村庄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乱搭乱盖、拆除广告招牌、拆除废弃建筑“三清三拆”工作热潮,营造了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详细】
融安县:复苏的“空巢村”——古兰屯的新生
位于广西大山深处的柳州市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古兰屯,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落后,基础设施落后,曾是有名的“空巢村”、贫困村,多年来村里青年人外出务工,古老的村寨渐渐破败,失去生机。而具有悠久历史的护寨炮楼以及古民居等人文建筑得以很好的保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