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讯(记者/巫美桥红通讯员/秦培)赏荷花、拍美景、采莲蓬、吃农家饭……9月20日,灵川县九屋镇的爱莲江头示范园格外热闹,众多游客和市民慕名前来游玩度假。正在园区忙碌的贫困户易春丽告诉记者:“以前在外面打工又累又挣不到钱,现在在荷花园里搞卫生、端茶倒水一天也能挣100元,加上每年流转给荷花园的土地租金收入,比在外打工好多了。”
爱莲江头示范园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头村和爱莲江头休闲农业示范区,把园区建设成集民居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园区,建设了生态停车场、景观台、民俗博物馆等基础设施,以及220亩的荷花基地。每年6月至10月盛花期,游客在欣赏古朴民居与荷塘美色之余,还可享受田园采摘的乐趣。据统计,该园年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次。该园还通过大力发展“荷+鸭+鱼”的绿色立体循环农业,运用电商平台销售生态莲子、菱角、莲藕、土鸭等土特产,产品供不应求。园区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让30多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爱莲江头示范园是灵川县橘红甘棠江田园综合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灵川县通过打造橘红甘棠江田园综合体,激活产业化发展动力,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把传统农业“玩”出了新花样,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据了解,该县重点打造的橘红甘棠田园综合体,涵盖了爱莲江头休闲农业示范区在内的5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范围包括潭下、九屋两个乡镇5个村委17个自然村,涉及农村人口1.43万人。近两年来,该县投入1.39亿元,完善综合体内交通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骑行步道、亲水步道等休闲设施建设,农旅融合发展;以柑橘产业为主导,提升产业效益,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121家、农业企业20家,有柑橘农产品初加工厂21个,冷链储藏库达1.15万立方米。2018年,该田园综合体柑橘年产量达9万吨、产值4亿多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解决2000多人就业问题,带动贫困户213户758人实现脱贫。
“我们把田园综合体创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实施,吸纳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种养、管理,助农增收。”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阳永忠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灵川县:农旅融合产业兴
赵科福的脱贫致富路是灵川县农旅融合助力脱贫的缩影。该县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生态乡村旅游开发潜力大。近年来,该县按照“优势产业就是摇钱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路,积极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村挖掘旅游资源,多方筹措项目资金,合理开发乡村休闲旅游项目 【详细】
灵川县潮田乡:健身已成为乡村生活的新风尚
8月21日傍晚,潮田乡政府院子里传来阵阵欢呼声,“加油!加油!”“好球!”……潮田乡政府与灵川县政府办的篮球友谊赛正如火如荼进行,引来众多村民围观。双方运动员充分热身后,握手致意。随着比赛的哨声吹响,双方运动员迅速投入比赛,充分展现了顽强拼搏的竞技精神和 【详细】
灵川县:旅游推介会走进西安
8月14日,灵川县旅游推介会在西安举行。推介会以“漓江上游福地·古韵神奇灵川”为主题,通过PPT讲解、歌舞表演、城市形象宣传片等方式,对该县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进行了推介。推介会上,古韵乡愁、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与会的上百名旅游服务商代表产生了浓厚兴趣。 【详细】
灵川县:创建田园综合体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出淤泥而不染,真的值得一游,我唱一首山歌给大家听……”来自柳州的游客韦先生陶醉在九屋镇爱莲江头休闲农业示范区内流连忘返,开心地唱起了山歌。近年来,灵川县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载体,以甘棠江生态画廊为轴线,全力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 【详细】
灵川县:创建4个自治区级农业示范区
灵川县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农”的思路,加大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各级示范区(园)85个,其中区级(核心)示范区4个,市级示范区5个,县级示范区5个,乡级示范园26个,村级示范点45个,实现农业(种、林、养)产业全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