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县在深入推进“幸福乡村·环境秀美”专项活动中,以“三治理”为工作抓手,有效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治理农村垃圾。今年以来,全县共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35531吨,处理垃圾渗滤液约9360立方米,处理覆土面积28720平方米,覆盖土工膜约4700平方米。县级垃圾卫生填埋场日均处理生活垃圾120吨,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续建完成2018年沼气池200座,就地生态化处理农村养殖粪污和生活有机垃圾。正规划布局乡村废弃物资源回收网点和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点,有序推进农业废弃物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工作。
治理农村污水。加强对县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各建制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营正常。其中县城区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为82.2%,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8.06%,今年共处理生活污水490.12万吨,形成COD减排量543吨,氨氮减排量51.23吨,处置污出水标准达(GB18918-2002)一级B标,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加强对车河、芒场、六寨、月里、吾隘等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和指导工作,确保正常运营,排放达标。督促县水务公司积极推进罗富镇、大厂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确保按时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厕所革命”行动,加大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力度,今年农村户用厕所完工172个。
治理乡村风貌。全县开展27个设施完善型、4个精品示范型村庄规划编制,组织完成62个基本整治型、27个设施完善型、4个精品示范型村庄的“三清三拆”工作,并进行了微菜园、微果园、微田园及村口景观建设等,重点打造城关—里湖—贵州荔波小七孔世界白裤瑶乡跨省旅游廊道示范带,形成以点带面、串珠成链、串点成带、全面铺开的局面,目前该项目工程完成投资约2780万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南丹县:聚力打造美丽乡村“四张名片”
“美丽南丹”乡村建设关乎百姓民生,通过聚力打造美丽乡村“四张名片”,全县11个乡镇151个行政村(社区)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农村更美了,农民更富了,农业更强了。 【详细】
桂林:部署推进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
12月12日,记者从全市科技系统贯彻落实“全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发展现场会”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将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整合全市资源,深入推进科技兴农、富农,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详细】
南丹县:建成49家扶贫车间
近日,在南丹县八圩瑶族乡扶贫产业园内的月之悦公司,记者看到扶贫车间里的工人正在裤装生产线上井然有序地工作。100多名来自各乡镇的贫困户劳动力在这家企业的扶贫车间里就业,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稳定收入。 【详细】
南丹县:培育乡风文明 壮大“乡愁”产业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南丹县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精心培育乡风文明,逐步壮大“乡愁”产业,有效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