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忻城县城关镇。欧阳庚兰参加完文艺演出,还没卸妆,穿着红舞鞋就钻进记者的采访车,带路向大石山深处进发。
“你们要是没亲眼看见,没法想象山里的苦,也就没法体会我们现在的幸福!”她要带我们去见识搬迁之前住的老房子。
下车后,还要步行半个小时。红舞鞋踩在崎岖、蜿蜒的山道上,欧阳庚兰终于把我们带到了她家老宅前。泥墙,木窗,石阶,瓦片零落。
山里,是遂意乡增仰村;山外,叫城南社区增仰小区——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增仰村实现了整村迁徙。“感谢党的扶贫政策,改变了我的命运。”站在老宅前,她有感而发。
2018年底,增仰村村民陆续搬到了50多公里外的安置点增仰小区。欧阳庚兰一家分到了三房两厅,丈夫外出务工,她在公益岗位安排中得到一份保洁工作,生活恬淡而幸福。
同样通过就业安置获得工作的,还有搬到该小区的蓝艳林。她通过政府推荐,进了一家电子厂的“扶贫车间”做电子器件组装,一个月有1600元收入,生活无压力。下午5时,6岁的儿子放学后来到车间,陪在她身边安静做作业。
“不搬出去,生活就难有出路。”增仰村党总支部书记潘洪明介绍,大石山区地块又小又零散,被笑称“草帽地”。因为缺水,只能种些玉米、桑叶等旱地作物。山里路不好,大家连猪都不愿意养,因为把猪抬出去卖,要花掉半头猪的钱。
如今,从村民变居民的人们,工作在县城,小孩在家附近上学,卫生院、农贸市场离家也不到2公里。
2019年以来,忻城县凝聚多方合力,采取超常措施,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全县108927户农户100%实现住房安全保障;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9%,无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辍学;全县农户100%达到安全饮水标准,132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
该县投入9.7亿元实施1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解决5019户1994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953户19695人)住房安全问题。
“不搬出去,脚下只有这几片薄地,没有广场,更没有舞台。”欧阳庚兰说着,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红舞鞋。如今,她已是城南社区舞蹈文艺队成员。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果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5457户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我家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上,做梦也想不到今天自己能在县城务工,拥有新房,不用租房,小孩就近读书很方便,党和人民政府真好,让我迁出大山,享受城市新生活!”近日,在平果宏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加工厂扶贫车间里,谭贵德等200多工人正在专心致心组装耳机耳塞等元 【详细】
融安县:春风暖心 暖来幸福感
“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举办了这么多的活动,我们现在觉得生活在融安很幸福!”1月7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老乡家园”融城-康欣移民小区(融康社区),易地搬迁贫困户伍芳雄在进行趣味游园活动时说道。 【详细】
融安县:全力打造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孩子的快乐家园
2019年12月31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遂融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户外运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遂融幼儿园是“粤桂扶贫协作”援建项目,幼儿园占地16亩,是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城、康欣两个安置小区的配套项目,主要接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儿童入园,解决安置小区贫困户子女入园难问题 【详细】
广西提前一年完成71万贫困人口搬迁安置任务纪实
要有序推进易地搬迁扶贫,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真正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详细】
忻城:做好“粤桂协作+”大文章
忻城县位于广西中部的大石山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石漠化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6.4%,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信宜市坐落在广东省西南部,生态、文化资源繁多,矿产资源丰富,是广东省著名侨乡、茂名市重点侨乡。两地相隔近500公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