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委托我养的两头牛去年底卖出,我拿到了7200元分红。”1月9日,走进藤县新庆镇建新村,60多岁的贫困户陈绪信兴致勃勃地聊起村里的“托管养牛”模式。
陈绪信养牛的本钱,来自于驻村第一书记专项帮扶经费。前年底,建新村驻村第一书记黄献柱看到不少贫困户生活困难,想发展产业却苦于无门路,决定帮他们找项目。
黄献柱多方走访,认准了发展养牛这条路。养牛成本低、售价高,适合于劳动技能低的贫困户。
如何减少贫困户养牛成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黄献柱和村委开会讨论,决定采取“托管养牛”的方法。他们用第一书记专项帮扶经费购买7头牛,与4户贫困户签订托养协议,由贫困户代养,所产生利润按3∶7分红,贫困户获得七成的利润,剩余3成利润归村集体经济所有。
托管养牛,盘活了第一书记专项帮扶经费,既为贫困户创造“扶贫红利”,也为村集体经济“加码”。目前,两户贫困户托养的牛已经卖出3头,共收入3.5万元,除去本钱,村集体获得4800元分红,贫困户获得1.12万元分红。
在家里养牛就能分红的新模式,让贫困户看到了希望,不少人表示要加入进来。
“今年将提高贫困户的分红,按8成的利润让利给贫困户。”黄献柱信心满满地规划2020年养牛方案,计划用养牛的本钱和利润分红,加上驻村帮扶经费扩大养牛规模,希望能帮助更多贫困户增收。
据介绍,为鼓励驻村第一书记“能办事、办实事”,自2017年来,藤县每年统筹整合扶贫资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帮扶经费,99个驻村第一书记根据村情,把脉会诊,精准施策,用于改善村屯道路、安全饮水设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带动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
据了解,2019年藤县统筹整合扶贫资金495万元,为每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安排驻村帮扶经费5万元,发展产业项目100多个。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桂平市:石龙镇牛蛙产业助农增收
记者近日到桂平市石龙镇千亩牛蛙养殖产业扶贫基地采访,虽然已是冬天,但是依旧能听到牛蛙的“吟唱”,几名饲养员正在向牛蛙池里抛撒饲料。 【详细】
平桂区:扶贫车间带动1.4万名群众增收致富
“去年,扶贫车间在种养、加工、销售、休闲观光等经营环节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其中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50多人,辐射带动400多户贫困家庭参与种养,300多户贫困家庭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实现脱贫。”1月8日,平桂区扶贫产业·农产品加工销售中心就业扶贫车间的负责 【详细】
平果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5457户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我家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上,做梦也想不到今天自己能在县城务工,拥有新房,不用租房,小孩就近读书很方便,党和人民政府真好,让我迁出大山,享受城市新生活!”近日,在平果宏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加工厂扶贫车间里,谭贵德等200多工人正在专心致心组装耳机耳塞等元 【详细】
巴马县:旅游产业带动3万多群众致富
元旦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大洛村村民王宗笔经营的特产店进入销售旺季。1月5日,他告诉记者:“一年的近半收入就看春节前后了。”2016年,王宗笔在大洛村“水晶宫”景区开了一家小店,卖珍珠玉米、茶油等巴马土特产,当年就有5万多元收入,2017年实现脱贫。 【详细】
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互联网+”让瑶乡乘上致富的快车
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浮田村深入贯彻“互联网+”战略,积极抢抓“互联网+”的发展机遇,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利用该村特色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