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胡铁军 韦永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多亏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搬进城里这么漂亮的电梯房,搭上幸福快车。”1月13日,来宾市兴宾区来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黄阳立高兴地说,他写了一封感谢信给该区党委、政府,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黄阳立今年60岁,是五山镇周罗村良村屯残疾贫困户,一家6口,4个子女在校读书,收入少,家里田地少,没有什么产业,家庭生活非常困难。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2018年11月,黄阳立一家搬迁到来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进一套125平方米的电梯房。全家享受低保金及搬迁户过度生活补助等政策,子女读书享受雨露计划及生活补助,经政府介绍他爱人在城区找到一份工作,月工资约3000元。经认定,去年年底,黄阳立一家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搬走的是贫困,迁来的是幸福。近年来,兴宾区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高标准建设集中安置点,并扎实抓好搬迁贫困户后续帮扶管理服务工作,让贫困户既“挪穷窝”又“换穷业”,确保他们搬得出、住得下、能脱贫。

  该区根据搬迁贫困户意愿及自身条件,选择在方便就业、交通便利的好地段,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方式,探索形成了区、乡“二级梯度”搬迁安置模式,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集中安置到城区,将条件稍差或要求留在乡镇的集中安置到中心镇。主要采取“以购代建”的安置模式,在凤凰镇、迁江镇、蒙村镇、小平阳镇等重点乡镇及城区设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自治区下达给兴宾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8030人,截至去年年底,各安置点实际搬迁入住人数为1870户8030人,实际搬迁入住率为100%。

  “搬迁是手段,就业是核心,脱贫才是目的。”兴宾区委副书记罗胜奇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的人的搬迁,能否为搬迁群众创造多途径就业创业渠道,才是实现“断穷根”的关键所在。

  在搬迁贫困户后续帮扶工作中,该区坚持“挪穷窝”与“换产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量体裁衣抓好后续服务。该区举行“四送”专场招聘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将就业岗位送到搬迁群众家门口;依托农贸市场建设扶贫农产品交易中心及在安置点附近建立扶贫车间,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就业。该区有易地扶贫搬迁户1870户,16-60周岁劳动力共计4234人。目前已实现就业3588人,已实现贫困户至少1人就业的有1866户,其余4户均无劳动力,实现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每户有1人以上(含一人)稳定就业的目标。

  兴宾区本着“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结合搬迁农户就业创业需求和意愿,依托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对搬迁贫困户进行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同时,对安置点附近的各类企业,尤其是工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等用工需求进行全面调查,逐个企业对接,优先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该区还加强对安置点的后续管理服务工作,在安置人数较多的安置点成立工作服务站及基层党组织,在城南老乡家园、来安小区两个安置点建立公共服务中心,加大后续管理服务力度。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夏影影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