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山梓扶贫产业蔬菜大棚内,一垄垄茄瓜、西红柿长势喜人,村民李远花正忙着摘叶、整理瓜藤。
“山梓村民很聪明,一讲就懂。”大棚负责人桑俊福说,李远花曾经是山梓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各种帮扶措施支持下,去年成功脱贫。为预防返贫,村里对她重点关注,安排她到扶贫产业园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村民听从安排,停止走亲访友,大年初四到棚里干活,翻地、施肥、做畦、栽种……一天8个小时,工钱130元。目前,共聘请70多个村民到大棚干活,其中贫困户20个。春节种植的大棚西红柿,再过两三个月就能收获上市。
山梓村是银海区2018年脱贫摘帽的贫困村,在各级部门支持下,因村制宜施策,创新产业扶贫机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中国蔬菜之乡龙头企业——山东寿光菌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去年10月建成目前北海最为先进的现代果蔬大棚,产业园总投资约1995万元,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2019年实现每户入股贫困户收入1000元以上。目前,210多亩40多个大棚,全部栽上西红柿、茄瓜、辣椒,每造大棚青瓜单产可达4000-5000公斤/亩、西红柿单产可达5000-6000公斤/亩、苦瓜单产可达4000公斤/亩、辣椒单产可达4000公斤/亩,产量高、品质优,大棚果蔬种植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连日来,银海区督促承担扶贫项目的合作社、家庭农场、蔬菜基地等提前谋划,合理安排种植,尽早播种、定植,应种尽种。目前,已播种面积10万多亩。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银海区:一手抓防疫 一手保春耕
作为北海重要的农业大区,银海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因地制宜,力保春耕顺利进行。 【详细】
银海区:打造精准扶贫信息眼扫描高质量基础信息
为精准抓好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基本信息、帮扶信息收集、录入和动态调整工作以及精准扶贫档案归档,建立精准扶贫信息台账,为银海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保障,全力打好扶贫成效考核翻身仗。北海市银海区全力建设一支由区、镇、村三级扶贫信息(档案)员组成的扶贫信 【详细】
银海区平阳镇:实现“3个100%签约”
作为自治区和市级重大项目所在地,该镇积极配合上级开展土地征拆工作。目前,惠科平阳镇项目、银海区公墓项目征地实现了3个100%签约。 【详细】
银海区建成自治区级向海水产种业核心示范区
2月2日,记者从北海市银海区政府获悉,该区向海经济现代特色水产种业核心示范区被授予自治区三星级示范区称号,成为北海首个获此殊荣的水产种业示范区。 【详细】
银海区:发展向海经济 全力打造美丽银海新城区
银海区作为北海市发展向海经济的“主战场”之一,按照北海赋予银海区的新定位、新使命、新要求,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合作重大机遇,坚持“滨海旅游支撑、海洋科研引领、远洋渔业带动、产业链条发展”的发展思路,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海洋资源、良好的生态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