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平南县急需销售的水果有4万多吨,其中砂糖橘、沃柑1.5万吨,大青枣2.5万吨,果农心急如焚。
“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时刻,我们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发展,果断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难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平南县委书记周仕志介绍,在全县疫情总体稳定可控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紧急部署、科学调度,通过“七个精准”措施,有效解决了全县水果“难卖”、市场“断供”的问题。截至2月20日,全县已销售柑橘和大青枣共1.58万吨。
精准部署实施。坚持“扩大内需”和“拓展市场”相结合,深入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基地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规模连锁企业之间开展订单农业、直采直销模式。通过电商平台,拓宽经销渠道。组织开展工会促销活动,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消费。
精准服务客商。为客商提供“一站式”“个性化”服务。在对所有外地车辆、客商及司乘人员严格进行疫情检测基础上,对前来平南收购水果的外地客商和司乘人员免费提供住宿。同时在水果种植大镇丹竹、安怀和镇隆3个乡镇设立大青枣、柑橘类(沃柑、砂糖橘)流通服务点,确保水果能及时采摘、及时装箱、及时运送。
精准组织劳务。各乡镇积极组织务工人员特别是贫困户从事水果采摘、洗果、分拣等工作,并对务工人员进行登记备案,一人一卡,跟踪到底;统一制发水果采摘证,分发一次性手套,积极协调有关村屯疫情执勤点,解决采摘人员进出村屯卡口的难题;各果场、分拣场认真落实好务工人员的防护措施。目前,丹竹、安怀和镇隆3个乡镇已落实1.4万人组成采摘队,日可采摘、分拣水果1800吨。
精准畅通物流。严格落实水果运输车“绿色通道”政策,在接到订单需求后,县里立即向承运单位或驾驶人核准有关信息,提前制好《通行证》,确保运输车快速进场装车。及时协调落实760辆运输车协助外运水果,并通告全县范围内不得违规设卡阻碍,为运输车辆开辟“绿色通道”。
精准推进营销。积极组织有关企业、种植户和经销商,通过电商、微商等线上和“菜蓝子进小区”等线下的方式,目前已销售水果353.84吨。同时,充分运用市场监测、数据分析等手段,用好广西头条NEWS携手拼多多平台设立“抗疫助农专区”“农产品滞销信息反馈入口”,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拓宽销售渠道。
精准奖励激励。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销售达500吨以上的经纪人,按销售总量给予一定奖励,目前财政已预留出40多万元作为奖励。同时,拿出150万元,对京东、顺丰、邮政等参与销售平南水果的物流企业和电商销售平台予以奖补。
精准保质保价。县里派出专门技术人员到果场定期抽查检测水果农药残余量、出具相关报告,对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打包、不运送,有力确保了水果绿色、健康、环保。严控价格监督,与果农、收购商明确大青枣一级、二级果的裸价,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平南水果销售呈现快速回暖态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南县:90多家规上企业复工复产
2月20日,平南县出台措施帮助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至2月24日,该县104家规模以上企业已有90多家复工复产。 【详细】
平南县:农产品“卖不难” 消费者“不短供”
平南县县长周仕志介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县水果、禽畜等农副产品出现滞销现象。该县紧急研究部署解决办法,多举措确保稳农业保供应,统筹抓好农业生产各项工作,不仅缓解了农民“卖难”,也有效保障了“菜篮子”重点农产品供应。 【详细】
平南县大鹏镇高坪村依靠盆景大打翻身仗 贫困村喜变龙头村
春节前夕,在南宁市迎春花市上,一个偏远山村的展位特别热闹,展销的盆景格外抢手,9天展销期销售额超过10万元。 【详细】
“世界第一拱”平南三桥主拱实现高精度合龙 建成通车后将成中国桥梁新名片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拱桥看广西。1月10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处拱肋连接点顺利完成焊接,“世界第一拱”平南三桥主拱肋实现高精度合龙。合龙口弦管对接误差小于3毫米,拱轴线横向偏位小于10毫米,拱圈线形与目标线形偏差小于30毫米。 【详细】
平南县:全域旅游成县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今年11月,平南县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专家组验收,获评为第二批“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平南县以创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稳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把推进全域旅游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及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取得了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