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份以来,右江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百色市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通过“抢抓农时、以奖代补、激励机制”三大举措保障产业扶贫收益不减少。
“抢抓农时”闹春耕。首先,及早落实春耕生产面积14.15万亩(水稻5万亩、玉米5.52万亩、豆类0.83万亩、薯类1.4万亩、花生1.4万亩);其次,保障扶贫农产品和生产物资“绿色快捷通道”畅通,及时调运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物资,确保春耕农资足额到位。目前玉米种子到位8.83万公斤,水稻种子到位7.82万公斤,氮肥到位0.65万吨,磷肥到位0.55万吨,钾肥到位0.48万吨,农药到位136万吨,农膜到位203万吨;再次,抓好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236人深入村屯和农业生产基地开展以水稻集中育秧、超级稻示范、再生稻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稻田综合种养和畜禽种苗引进、春季动物防疫等为重点的技术指导服务,稳步推进春耕生产,为扶贫产业收益不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奖代补”强发展。按照“精准帮扶到户”的原则,结合实际地制定了《右江区2020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调整奖补门槛、简化奖补程序、提高奖补标准等方式推进扶贫产业发展,明确凡在3月31日前、4月1日—6月30日期间发展的产业,奖补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分别增加50%和30%的补助,安排落实268万元用于扶贫产业奖补,200万元用于扶贫小额信贷贴息,鼓励农村群众抡抓农时备耕备种备养,保障产业持续稳定增收。
“激励机制”促复产。及时制定出台《右江区2020年脱贫攻坚保障就业创业扶持项目实施方案》,对就业创业、稳岗就业、临时性就业和返岗复工等实行补贴激励机制,对保障民生的商贸配送企业提供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通过实行激励机制推进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目前全区已有32家企业复工复产,招聘就业547人。同时积极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的各项服务工作,2月19日以来,人社部门分四批安排563名(其中贫困人口140人)赴粤返岗农民工免费乘坐省际大巴车到岗就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右江区3个村镇单位荣获自治区第十七批 文明村镇单位称号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表彰第十七批自治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决定》(桂文明委字[2019]9号)文件,右江区3个村镇单位榜上有名,其中右江区阳圩镇六丰村荣获自治区文明村镇称号,右江区人民 【详细】
右江区:2800余帮扶干部甘当“四大员”战疫战贫
自“新冠”疫情防控狙击战打响以来,右江区2849名帮扶干部积极响应,放弃节假休息,迅速返岗,快速切换疫情防控形势下脱贫攻坚工作模式 【详细】
右江区:分批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截至2月10日,该区开工(复工)企业28家,涉及铝业、电力、水利、燃气、化工、环保等行业。 【详细】
右江区:脱贫攻坚项目入库达1414个
右江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把项目库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采取集中录入审核、全面梳理汇总各类扶贫资金等措施,全力抓好精准资金与项目的匹配,确保项目库建设规范有序,使扶贫项目资金阳光透明。 【详细】
右江区:认定47个现代特色农业乡村级示范园(点)
日前,右江区人民政府授予47个现代特色农业乡村级示范园(点),(其中:乡级示范园8个、村级示范点39个)。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