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地已经种完了,我现在到家门口的中草药种植基地上班,每天工作8小时,工资100元,能赚钱也能顾家。”3月23日,德保县燕峒乡平安村贫困户李春忠说,基地免费提供种苗、地膜、化肥,他用空闲时间试种2亩天冬中草药,打算先学习一些种植技术,有了经验再扩大规模。
德保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中草药生长。近年来,该县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一村一品”和“一村多品”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中药材生产加工基础,推动产业链延伸升级,助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全县中草药种植面积近万亩,其中新种面积4200余亩,包括山豆根、猫豆、石参根、天冬、铁皮石斛、化橘红等品种。
天冬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药用价值高,在燕峒乡中草药种植基地,农户参与种植天冬的热情不减。“赵特山家26亩,王华航家15亩……”产业带头人韦理儒掰着手指头说,经过考察,他发现中药材很受市场欢迎,于是利用撂荒地打造基地,带领群众种植中草药,今年基地共新种天冬290亩,目前种植总面积达540亩。
经过试产,该基地的天冬单株产量最高达6.5公斤,全部达产后预计总产量为270万公斤,按目前市场价计算,总产值达1000万元。此外,该基地高峰期用工量60多人,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在德保,许多期待早日致富的农户发现中草药经济价值高、销路好,纷纷投身中药材产业“淘金”。“中药材的市场需求量不小,但如果不解决农药残留、污染等问题,将大大影响药材质量和收益。”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一年的时间,全县中草药种植面积增加约45%,如何保证技术支持、产品质量和市场销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县集聚资源要素,与相关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合作,以“龙头企业+技术支撑+基地”的模式,鼓励、扶持农村致富能手、种养大户、新经济组织负责人等利用荒丘、荒沟、撂荒地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推广科学栽培、管护技术,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行“订单种植”模式,着力发展深加工产业,促进中药材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力争实现“创品牌、带农户、增效益”的目标。
针对中草药种植投入成本较大、农户发展有难度等问题,该县出台产业扶贫“以奖代补”扶持政策,对今年新种植中草药规模达1亩及以上的,分批次给予每亩800元至1200元不等的奖补资金。足荣镇义备村贫困户韦传跑今年种植了7.5亩吴茱萸中药材,将获得7500元奖补资金。
“忙时务农、闲时务工”已经成为当地中草药种植基地周边农户生产生活的新常态。
该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地块相连、兴趣相投”的农户成立中草药种植互助组,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以及参与产业发展等形式持续稳定增收,形成组组有能人、能人带大户、户户有产业的局面。目前,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德保山区治贫的一剂“良方”,共带动1200余名贫困群众发展中草药种植,帮助一批贫困户就近就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德保县:出台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近日,德保县出台十条措施,从强化产业帮扶、促进稳岗就业、推进复工复产、实施临时救助、加大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 【详细】
德保县:暖心专车护送千名群众返岗
年后,该县精准对接区内外就业单位,及时办理健康证明,开通“点对点、一站式”就业服务 【详细】
德保县:人员分散到地头 农事防疫两不愁
2月25日上午,阳光明媚,德保县隆桑镇谷留村中草药种植基地,村民戴着口罩,各自挥动着小锄头穿梭在山坡之间。 【详细】
德保县:沃柑在深圳获5000万元订单
1月16日,以“矮马枫情·你我同‘柑’”为主题的2020年德保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会暨德保沃柑粤港澳大湾区推介会在深圳举办。 【详细】
德保县:破解“三难”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9年,德保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积极探索破解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的途径,采取“1+1+X”模式,搭建“党群致富共同体”载体,强组织、强产业、强管理,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强到优,破解“三难”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走上发展快车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