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3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廖庆凌 莫电任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罗书记,周末帮带25公斤红皮花生回来,放到门卫室”“我要2.5公斤野蜂蜜,帮带到电信公司”……近日,河池市宜州区福龙瑶族乡高山村驻村第一书记罗克林微信留言频频,都是委托他代购山里的农特产品。

  今年疫情发生后,高山村群众通过“消费扶贫”平台线上下单、线下帮扶干部“以买代帮”的方式疏通农产品销售渠道,销售额5万多元。

  近年来,宜州区依托贫困山村生态特色农产品优势,从产业链上下游着手,大力实施“消费扶贫”,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模式、培育主体“三板斧”着力打通贫困地区优质绿色农副产品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痛点堵点,建立长期稳定的产供销机制,推动贫困农户、村集体和企业共赢发展。

  搭建平台,山村秒变“农贸市场”。针对刘三姐镇、福龙瑶族乡、三岔镇等乡镇偏远落后、交通不便的贫困山村众多农副产品销售难问题,宜州区引导村民成立合作社、吸收企业进驻等方式搭建消费扶贫平台,保价收集贫困户家中的花生、玉米、黄豆、猪、牛、羊、鸡等农产品,重新包装后“上市”,把山村变成“农贸市场”,接受顾客提前预约下单和现场参与消费。

  模式创新,“以买代帮”拓宽市场。宜州区充分利用党员能人带头作用,建立种养专业合作社,规范贫困户的种、养、收、加工、销售“一条龙”运作机制,借助电商网络和行业协会优势,通过开展直供食堂、定向采购、优先选购等活动,组织动员爱心企业、团体等社会力量采取“以买代帮”等形式采购或推销贫困地区产品;在超市商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公共场所,开设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积极开展“买产品、献爱心、促脱贫”消费扶贫活动;倡导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到农产品原产地,认领贫困群众“种养”项目,体验消费扶贫。

  培育主体,增强“造血”功能。宜州区围绕“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开展“一村一品”建设,同时,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立足资源和产业基础,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订单)+贫困户”等经营模式,实现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的深度融合,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能力。

  目前,宜州区已成立新型经营主体1004家,其中村民合作社210家、重点龙头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04家、家庭农场74家;建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66个,65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4万元以上。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李华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