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30日 来源:蒙山县委组织部 作者:关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去年种下的竹笋现在已经有水壶那么大了,希望我们的日子也能像这竹笋般节节高。”4月22日,蒙山县汉豪乡立维竹业合作社负责人何立良拿着一个刚刚挖回来的竹笋笑呵呵地说。2019年,汉豪乡樟村村充分利用立维竹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头竹笋的优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入股73万元与合作社合力经营竹笋加工厂,从而实现合力共赢。同时,樟村村“两委”与合作社签订帮扶协议,由合作社先向贫困户预支竹苗,待有产出时,再扣减竹苗成本,形成“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从而逐步实现整村贫困户“户户有产业,户户有增收”。

  近年来,蒙山县着力打好组织领导、特色资源、政策措施“三张牌”,补齐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短板,推动全县集体经济发展破茧成蝶。2019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94万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247%,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抓稳顶层推动,打好“组织牌”。一是科学制定计划。制定《<蒙山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年度发展目标,细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推进实施“五型共建,整县提升”工程。二是充实发展力量。蒙山县在机构改革结束后,及时增补和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将人社、林业、税务等部门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印发《蒙山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队伍。三是强化实绩考核。印发《蒙山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实绩专项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进一步压实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有关部门单位、后盾(帮扶)单位的“一岗双责”以及驻村工作队员的直接责任,确保顺利完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脱贫攻坚中的工作任务。

  立足特色优势,打好“资源牌”。各村(社区)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在简单发包的基础上,探索发展新的经营模式。一是自主开发模式,如黄村镇百合村,全年雨量充沛,气温适宜,林地面积3万多亩,草资源丰富,种养易形成规模化,村民合作社依托此山林资源优势,利用100万财政扶持资金,养殖架子牛,目前已养牛40余头,明年春节前后进行销售,预计每头纯利润可达2000元以上。二是投资入股模式,如汉豪乡樟村村,有800亩特色农业示范点竹园,竹笋原料丰富,村民合作社出资73万元入股本村竹业专业合作社的竹笋加工厂项目,制成酸笋、笋干等农产品,预计明年加工竹笋200万斤,村集体依靠分红可增收10万元以上。三是合资合作模式,如西河镇广育村,大力发展砂糖桔种植产业,与其周围的几个村种植面积高达上万亩,广育村村两委和合作社班子经过充分调研分析,确定由村民合作社牵头,与村中致富能人合资100万元成立农资店,代理经营沙糖桔专用肥和专用药,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广育村摘掉了“空壳村”的帽子,2019年村集体增收达3.4万元。目前全县已有将近70多个村(社区)利用优势区位和特色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00多万元。

  落实四个保障,打好“政策牌”。一是落实扶持资金保障。全县整合各级财政扶持资金、党费、第一书记帮扶经费、后盾单位帮扶经费共5595.5万元,保证各贫困村有扶持资金100万元,非贫困村有23万元以上用于发展项目,同时积极争取各类涉农资金,力争所有非贫困村扶持资金达到50万元。二是落实团队攻坚保障。分别组建县、乡、村三级的项目团队,规划项目发展,通过“村提、镇审、县核”审批机制,实施38个规模不等的集体经济项目,覆盖45余个村(社区)。三是落实项目下放保障。全县统筹人饮工程、光伏发电、矿山开发、水电站管理等在村一级实施的项目,交由村民合作社建设或在项目建成后由村民合作社管理,村民合作社从中获得建设利润或服务管理费,2019年全县下放的项目为相关的村民合作社带来收入30多万元。四是落实风险防控保障。印发《蒙山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全面推行“村财乡管”;实施成员单位联系乡镇工作联系点制度,形成常态化机制,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降低风险。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李华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