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韦鹏雁 黄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5月10日中午,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岜烈村拉旦屯的数位村民,顶着烈日来到村旁的藕田养鱼区,查看藕田保水情况,及时调水补漏。村民小组长韦照启说:“对于这片田地,大家都很上心。”

  拉旦屯79户人家,大多靠种稻谷、蔬菜过日子,生活过得去但说不上宽裕。今年初,村民们决定换个活法——田里种上荷花、养上荷花鱼,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养殖”新模式。

  拉旦屯距河池城区10公里,秀美的龙江河、金城江至六甲镇二级公路及骑行车道从村边穿过,每天都有大量游客路过。这样的旅游宝地早就被客商看上,近年不时有人来村里商谈土地流转之事,但村民们有顾虑。村民韦元很说:“流转后,土地肯定要小块变大块,田坎都得挖掉,怕以后分不清啊。”这也是村民们最大的担忧。

  “现在农民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金城江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覃秀玲说,“我们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承包确权,把农户承包地的地理空间位置、坐落、面积、四至等信息全面确权到户。”没有后顾之忧的村民们放手一搏,全屯79户拿出300余亩土地入股,其中还有42户筹集120多万元作为现金股,成立合作社发展新产业。村集体通过协调政府财政资金支持配套基础设施占有一定的股份收益。

  金城江区在农村力推“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聚集分散资金,激励农民以土地为资源参与农业经营活动,让其承包的土地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2018年金城江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该区4.92万多户农户承包的25.6万、41万多块地全面确权。当年,该区还初步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33个村(社区)1624个村民共核实并登记造册的集体资产总额11.7亿多元,集体土地面积234余万亩,以户为单位发放6万多本股权证。“‘三变改革’就是这两项工作的延伸和成果的运用。”金城江区副区长廖琼英说,“通过改革激活资源、激活农民,解决产业单一、发展慢问题,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金城江区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实施路线图。主要措施有将集体拥有的资源要素和闲置的房屋、设备等作为入股资产开发经营,推动“资源变资产”改革;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业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救灾和补贴类资金除外),在符合政策要求、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折股量化到村集体和农户,通过入股经营主体获得股份收益,实现“资金变股金”;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农民以自有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以及生产要素,投资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变股东”。

  截至4月底,该区完成了集体成员身份确认查漏补缺、农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及村民合作社换证赋码等前期工作。金城江区农经站负责人覃金佩介绍,该区的目标是到今年11月底,3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完成“三变”改革,试点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三变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该区引导村两委班子灵活运用“资源、资产、资金”三要素,通过土地流转、转变土地经营模式及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该区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8个,流转土地4.72万多亩;形成石山地区种核桃、中药材、旱藕,丘陵地区种杉木、油茶林,山谷地区种糖料甘蔗、桑蚕、特色水果的产业体系,“5+2”特色产业覆盖94%的贫困户。

  据统计,经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改革,金城江区的农村集体经营性总资产从316.8万元增加到3.6亿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从2016年271.17万元,增加到2019年1197.33万元,128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4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从2016年的8925元增加到2019年的1.19万多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李华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