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广西药用植物园中医药历史名人大道。 中图:九曲湾温泉度假村。 右图:高峰森林公园星空露营。
那考河湿地公园。
三街两巷·城隍庙。
编者按
兴宁区是南宁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是“千年古城,百年商埠”老南宁的“见证者”。随着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商务人士涌入南宁,商务旅游异军突起。兴宁区适时启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成功推出“城市会客厅”,肩负起讲好“南宁故事”的重要使命。
一头挑起老城区、一头挑起乡村的兴宁区,还拥有独特的山水资源和乡村风貌。面对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兴宁区坚持“宜居宜业宜游”的战略定位,成功地将那考河等臭水沟改造成“湿地公园”,将人迹罕至的高峰林场发展成“森林乐园”。也因此,兴宁区顺利晋升为首批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兴宁区文旅市场造成巨大影响,兴宁区没有消极等待,而是迎难而上,大力推动文旅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奏响了产业复苏发展的最强音。
1 从“旧街区”到“城市客厅”
“以前来到南宁,我总有一个疑问,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哪里?如今我在‘三街两巷’找到了答案!”一位经常来南宁出差的广东商人阳先生感叹道。
“三街两巷”位于兴宁区,是指解放路、兴宁路和民生路三条老街和金狮巷、银狮巷两条古巷。这一区域是“老南宁,邕文化”的发源地和承载地。
曾几何时,因建筑年久失修,缺乏统一规划,“三街两巷”成为南宁“老、旧、乱”的代名词,不少历史文物湮没在市井之间,众多“南宁记忆”消失无痕。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要保存城市的文脉,守望城市的精神家园。”兴宁区领导层形成共识。城区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以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为突破点,加快推动“三街两巷”的保护与改造。
通过“修旧如旧、建新如旧”,“三街两巷”恢复了青砖青瓦清水墙的古朴风貌。南宁城隍庙、苏缄殉难纪念碑亭、邓颖超纪念馆、南宁建制馆等场所重新焕发活力,向世人讲述“南宁传奇”。部分无人居住的老宅子,也迎来了特色博物馆、书院、文创场所的入驻,变身新的文化空间。
重新开放的“三街两巷”,赢得了南宁“城市会客厅”的赞誉。每当夜幕降临,这一区域的每条街巷都亮起霓虹灯,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灯光辉映下美轮美奂,吸引无数游客和市民前来打卡。
“‘三街两巷’项目一期开街运营以来,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250万人次。”南宁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说,特别是外来商旅人士,已成为文化街区的重要客源。
如今,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店铺纷纷开门营业,游客日益增多,“三街两巷”的夜经济重新活跃起来,昔日繁华气象再度呈现。
6月30日,“三街两巷”项目二期正式启动。一年之后,随着新会书院等传统地标的全新亮相,南宁城区文化旅游的活力将进一步释放。
2 从“臭水沟”到“湿地公园”
盛夏的傍晚,走进兴宁区那考河湿地公园,一股清爽宜人的气息扑面而来。绿色植物组成层层“梯田”,美人蕉、朱槿花成片绽放,木质步道、水车凉亭相映成趣,游人络绎不绝……
“以前那考河是臭水沟,现在成了美丽的湿地公园。”市民罗女士高兴地说:“生态环境的变化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从无人问津的臭水沟,到游客接踵而至的湿地公园,那考河的美丽蝶变,蕴藏着兴宁区“生态治理+旅游休闲”的发展密码。
近年来,兴宁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质量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通过实施“海绵城市”和“全流域治理”建设理念,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模式,采取截污治污、河道补水、海绵建设、景观绿化等有力措施,培育了那考河“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生态新格局。
河道生态的极大改善,形成了“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水景观,为城市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新的休闲去处,区域内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那考河流域的治理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2017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宁考察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时,就曾用“流连忘返”4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并称赞“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
那考河的变化还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认可。自那考河生态系统恢复以来,那考河的美景就频频出现在南宁人的朋友圈中,成为“网红景点”。疫情期间,那考河更成了市民“深呼吸”的理想之地。
在那考河流域治理的带动下,兴宁区接连开展多项环境整治工作。另一条“臭水沟”沙江河,经过治理,也同样完成华丽转身,景观与宜居指数大大提升,成为城市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新的“生态福利”。
3 从“老林场”到“森林乐园”
“南宁城郊的森林休闲旅游,以前只有青秀山,现在又多了一个好去处——高峰森林公园。”南宁市民王先生一家都是户外爱好者,他们了解到广西高峰森林公园的开园信息,成为首批“尝鲜”的游客。如今,他们已成为该园的常客。
广西高峰森林公园位于兴宁区的广西高峰林场,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是南宁市郊的天然大氧吧,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观念和体制等问题,广大市民无缘分享这一丰富的康养资源。
近年来,随着广西大健康和文旅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森林康养旅游日益引起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广西高峰森林公园应运而生。该项目是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总占地10万余亩,旨在以国家4A级景区为标准,打造一张环城森林休闲旅游的崭新名片。
2019年5月,广西高峰森林公园建成运营。项目整体以“人天共好,万物有灵”为文化主题,主打以运动类山地健身休闲、综合型森林康养度假、科普林区生态养生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森林公园。
今年以来,经过数月的疫情压抑,越来越多市民选择周末到高峰森林公园泡一泡大氧吧。园区内登峰栈道、生命河谷、山涧喊泉、星月湖、七彩水滑道等景点,已成为游客与森林亲密交流、友爱互动的秘境乐园。
7月4日,记者与广大市民一道,亲历了高峰森林公园的新玩法。一座长328米、距离地面116米的玻璃桥,让大家跃跃欲试,急着上山“探险”。上山的方式别具一格,一条黑色的传送带从山下向山顶移动,大家坐上传送带,几分钟便到达了玻璃桥。“这个上山方式太新奇了,我从来没见过。”南宁市民李女士开心不已。
下山的方式同样让人惊喜。280米长的玻璃滑道悬挂山间,就像一条加长版的滑滑梯,一路滑到山底,让人尽情感受穿越丛林的乐趣。
“走在玻璃桥上,可以一览众山小。最刺激的莫过于一段集声、光、电于一体的步道,逼真的视觉效果、震撼的破裂音效让人心跳加速,走起来真是步步惊心!”南宁市黄小姐兴奋地说。
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峰森林公园,已成为南宁城市休闲旅游的网红景区。据统计,自2019年5月建成运营以来,高峰森林公园已累计接待游客55.2万人次,特别是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开业以来,园区接待游客已达20.2万人次。
4 从“单业态”到“融合发展”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进程中,兴宁区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旅游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日益红火。
兴宁区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如三塘花卉产业,五塘全国苦瓜之乡,昆仑百香果之乡。“旅游+农业”融合发展,成为城区的重头戏。
近年来,兴宁区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留肖坡、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围村村、自治区5A级农业核心示范区——十里花卉长廊农业核心示范区为龙头,建起了70多家农家乐。每到周末,兴宁区各大乡村旅游点成为南宁市民休闲度假首选地。
随着“旅游+体育”融合发展,兴宁区的旅游赛事、体育活动日趋增多,旅游和体育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综合效益突显。
据统计,目前在昆仑大道上已开发建设垂钓、越野摩托车、卡丁车足球场、球馆等休闲娱乐场所30多个,这些场所成为市民周末消遣娱乐的好去处。
兴宁区还把打造“养生兴宁”品牌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
通过升级改造温泉景区,推出中医理疗等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特色旅游服务。同时,推动旅游+中草药扩面升级,扩大药用植物的观光和养生功能,力争将广西药用植物园创建成为国家5A级景区。
“千年古城,百年商埠”是兴宁区的金字招牌。兴宁区通过推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平话山歌、哭嫁歌、师公戏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景区、进商贸区等活动,经济社会发展愈发蓬勃。
“我们通过政府搭台,成功举办‘三月三’文化旅游节、‘绿城歌台’兴宁文化旅游节、农产品土货秀、南宁百货美美购、农家开年等活动,实现旅游和文化双赢发展。”兴宁区委相关人士介绍。
目前,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为进一步推动旅游市场复苏,兴宁区积极开展本地游一系列文旅活动,如“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安排竹竿舞、天琴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昆仑关景区推出遗址保护区小卫士、抗战主题亲子活动等户外角色体验活动,为文旅市场增添了活力,有力促进文旅市场复苏回暖。
(本版图片均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2020“广西人游广西”全域旅游大集市将于17日开幕
7月9日下午,记者从2020年“广西人游广西”全域旅游大集市媒体说明会上获悉,2020“广西人游广西”全域旅游大集市将于2020年7月17日至19日在南宁市国际会展中心B2馆拉开帷幕。 【详细】
巴马县:新发现旅游地质资源点550处
近日,我区地质工作者在开展巴马瑶族自治县旅游地质资源普查时,新获得旅游地质资源点550处,为巴马进一步拓展旅游地质资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详细】
河池市将在大化祝著节期间举办旅游消费扶贫活动
7月6日,养心•养生,佳期有约•久久不见河池见,厅市共建2020年河池“脱贫攻坚、文旅助农”旅游消费扶贫暨大化布努瑶祝著节活动对接会,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会议决定7月18日在达吽小镇举办。 【详细】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金秀大岭村的"前世今生"
在有着“桂中第一高峰”之称的圣堂山南麓山脚下,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一个叫做大岭村的小村子因为发展乡村旅游业“火了”,吸引着远近游客闻名而来,只为到这里远眺圣堂山云卷云舒,再在大岭村的民宿里闲适地住上一晚,给心情放一个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