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7日 来源:广西扶贫网  作者:陈昌恒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都安瑶族自治县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难,贫困群众民生保障任务艰巨。近年来,都安县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以“四攻三守”攻坚格局破解民生保障难题,取得显著效果。

  主攻资金投入。采取“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光2019年度就向上多方申请、协调资金7.16亿元,探索以扶贫资金为主体、其它涉农资金配套为补充的“项目拼盘、资金整合”新路子。主要采取整合涉农资金、政银企战略合作、金融扶持的方式,深度整合发改、扶贫、住建、水利、电力、林业、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涉农资金4.51亿元,投入易地扶贫搬迁、“八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攻坚重点;引导金融资源向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倾斜,创新政府、金融、企业“三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实施金融帮扶工程;出台《都安瑶族自治县实施以奖代补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等鼓励政策,增强扶贫产业带贫能力,筹措产业发展资金1.42亿元,实施“以奖代补”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对参与“贷牛还牛”产业项目的贫困户进行奖补,设置“贷牛还牛”龙头企业奖。

  主攻扶贫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石漠化治理与扶贫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有效路径,按照“长短结合、远近协同”原则,实施“135”产业发展扶贫工程,即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每户饲养1头瑶山牛、3亩特色经济农作物或者是饲养5只都安山羊(澳寒羊)。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创新推进“粮改饲”、核桃、桑蚕、毛葡萄、旱藕等八大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现代特色农业文章。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达1088家。改扩建广西都安建兴野生山葡萄酒生产基地、广西盛都丝绸有限公司等企业,大力支持都安嘉豪实业有限公司、澳都牧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成西南冷链仓储物流中心。目前,全县“粮改饲”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核桃35.6万亩、毛葡萄6.4万亩、油茶4.5万亩、桑园达6万亩、旱藕5000亩,覆盖贫困户3.71万户。

  主攻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期间都安县需要易地扶贫搬迁4.67万人,居广西之首。都安县党委、政府瞄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全面落实领导“八包”责任制,搬迁入住45081人,完成总任务100%。将“贷牛(羊)还牛(羊)”产业延伸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截至2019年底,已有8248户搬迁贫困户参与,养牛5129头、羊10383只。同时在下坳镇发展千户千亩油茶种植,基本实现搬迁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强化劳务输出,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班143期,培训建档立卡搬迁劳动力2416人。利用深圳市宝安区联系帮扶都安县机会,召开专项招聘会,搭建转移就业平台。已有3461人实现转移就业、稳定增收。强化社区管理,成立城区易地搬迁党工委和管委员会,由县处级领导担任党工委书记,统一管理城北、巴谭、七星、八仙、创业园安置新区。在城区和拉烈安置新区、下坳安置新区新设立城北、仙琅等4个社区,按村级标准,每个社区配备5个编制,安排工作经费,实现新区管理规范化;通过“天网”工程和组建治安联防队等技防人防手段,维护安置新区社会治安。

  主攻基础设施建设。都安县大力实施交通、水电、住房三大基础设施大会战。依托扶贫项目库平台,强化扶贫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先“雪中送炭”后“锦上添花”,分轻重缓急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全县水、电、路、房等项目建设精准化、程序化、信息化、动态化。采取“四到乡村”模式,即项目、资金、权利、责任到乡村,资金在50万元以内(含50万元)的项目不需评审,由项目所在乡镇签好协议并组织实施,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竣工后由审计部门负责抽审,条件允许的项目可通过群众组织理事会商定后实施,大大提高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程执行严格实施、严格监督、严格验收、严格评价、严格管护的“五严格”管理机制,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真正实现“资金跟项目走、项目跟规划走、规划跟贫困户走”。2019年度,共投入约4.77亿元补齐完善水、电、路、房的短板,受益群众超过30万人。

  守住教育保障底线。一是在“能上学”上补齐乡村教育短板,2019年投入2亿元新建6所易地安置小学,已全部开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在“上好学”上减轻贫困学生负担。投入1.5亿元,全面落实“两免一补”“雨露计划”、营养餐补助等教育惠民扶贫政策,受益学生达11万人次。深化“双线四包一帮扶”,强化乡镇、村委、村民小组“三级联动”,开展“巡回法庭”,落实“一人一案”,实现控辍保学“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以上(包括残疾儿童,下同),巩固率达94.1%。三是在“夯基础”上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学先进找差距”活动,2019年共补充乡村教师553名。

  守住医疗保障底线。全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抓好健康扶贫工作。将63种特殊疾病、重大疾病、慢性疾病的门诊治疗费用纳入住院统筹基金补偿。完善新农合补偿脱贫特殊政策,当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采取政府代缴方式,并为参合群众缴纳大病保险,确保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贫困人口参合人员县内可先诊疗后付费。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全面启动新一轮药品集中指标采购,全县19个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自治区增补药物。精准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生病兜底保障一批“三个一批”工作。2019年全县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比例比2016年降低3.74%;全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村贫困户患者治疗比例为100%。

  守住民生兜底保障底线。实行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积极推进民生保障。全面核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截至目前,都安全县在享受农村低保共33848户128773人,其中建档立卡27109户10790人(包含2014/2015退出户),城市低保对象3198户11109人,其中建档立卡2589户9978人。从2019年5月1日起,城镇特困供养每人每月850元,农村特困供养每人每月470元。从2019年1月起,残疾人“两项补贴”分别从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截至目前,全县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10800多人,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11100多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李华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