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杨波 黄初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8月盛夏,在隆安县那之乡柑橘产业核心示范区,作为签约农户,正在果园里劳作的那桐镇脱贫户卢捷兴夫妇跟记者盘算起自家的收入:“我们在示范区内承包了30亩沃柑,去年获得了丰收。在保底收入8万元的基础上,负责运营示范区的企业还发了3000元超产奖励。”

  卢捷兴说,他家10亩土地流转至示范区,每年还可获得土地租金1万元。此外,企业还免费赠送6棵泰国红宝石青柚苗、15棵无核沃柑苗给他们,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化肥农药,“多项收入加起来,我们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如今,依托产业联结与农民深度合作的龙头企业在隆安日益增多。随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隆安县积极探索加快促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发展集约高效的规模农业。农民多重收益叠加,实现“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利,就地工人化”,共享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那桐镇党委书记梁福勇介绍,该镇流转农地12万亩,吸引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香蕉、火龙果、沃柑、生态虾稻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当地劳动力就近就业。

  去年,该镇农业总产值达10.84亿元,通过产业带动2.2万余农民实现增收。

  在丁当镇,占地5000多亩的金福火龙果种植基地里,火红的果实沉甸甸地挂在枝头。该镇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运营模式,带动周边村民致富,探索出了一条“五金”(即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有薪金、反包管理有酬金、超产分成有奖金、村企合作享股金)带贫益贫之路,惠及1.07万户贫困户,34个村累计获得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00多万元。

  基地负责人苏秀清说:“实施‘五金’模式以来,本地农民深度参与产业发展,积极性大增。其中,去年收入最高的贫困户,‘五金’叠加,累计年收入达9万元。”

  “我们依托本地农业产业示范区的资源优势,引导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的同时,多渠道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积极探索新型经营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多赢目标。”隆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农有鹏介绍,示范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优质安全高效现代农业,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李华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