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走进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茶家村,农户们正在忙着采摘葡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支书段志雄告诉记者,目前村里共种植了260亩葡萄,今年的收益预计达到260万元。
茶家村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村,自治区第一批整村推进的贫困村,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13户953人,贫困发生率为32.4%。
自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以来,广东省四会市投入帮扶资金200万元,实施危房改造补助,落实住房保障,大力发展村级经济项目。2017年,该村成功脱贫186户1256人,实现整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到1.28%。
实现脱贫摘帽后,茶家村通过兴产业巩固脱贫成果。该村共有耕地面积2100多亩,村里通过成立合作社,大力发展脐橙、香芋、葡萄、红薯种植基地,形成了“春芋夏葡秋薯冬橙”全年无淡季的农业产品矩阵。去年10月,为使富民产业更好地发展,该村与四会市电商平台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签订消费扶贫协议,确保农产品不愁卖、有销路。
走稳脱贫攻坚路,迈向乡村振兴。茶家村借力粤桂扶贫协作,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壮大村集体经济。如今,从村头走到村尾,水库碧波荡漾,远处山峦层叠、富有特色的民房,沿栈道观景漫步成了当地村民的日常活动及外地游客的必选项目。这个曾经的贫困村,通过兴产业、打造旅游景点实现美丽蜕变,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路子。
与茶家村相比,高寒山区的富阳镇洋溪村脱贫难度更大。富川瑶族自治县因村施策,积极引导贫困户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子。
洋溪村是“十三五”时期自治区极度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3户980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富川突出重点,共整合项目资金715.93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让贫困户了解扶贫政策,驻村工作队员蒙炎昌花了3个多月时间,每天翻山越岭走家串户,最终动员73户贫困户搬到易地搬迁安置点小区。
今年5月,该村6位贫困户走进富川旺源商务酒店,在完成就业培训后,他们将在这里上岗。引荐他们的,正是在该酒店任职的同村致富带头人张秀珍。让致富带头人带动就业创收,是富川的脱贫策略之一,如今已见成效。
洋溪村有广阔的林地,属于西岭山自然保护区,当地政府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大力增加护林员公益岗位,从原先的3个增加到80个,每个月工资650元,有效地促进当地贫困群众就村就近就业。去年,该村顺利实现贫困人口脱贫销号22户10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底的10.1%降至当前的0.9%。
今年,富川制定《脱贫攻坚挂牌作战实施方案》,成立脱贫攻坚挂牌作战指挥部,对5个未脱贫的极度贫困村实行全覆盖挂牌作战,助力剩余的241户713名贫困人口脱贫摘帽。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浦北县:科技扶贫推动产业发展促增收致富
本网浦北讯(吴达立)近年来,浦北县充分发挥科技“高地”优势,“点亮”脱贫攻坚战中的科技之光,推动科技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在科技“赋能”之下,贫困村特色扶贫产业逐步壮大,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迈向现代 【详细】
科学规划 产业融合 广西纳禄村纳新“福”
科技日报记者 王祝华 刘 昊 实习记者 代小佩 这是一个“因祸得福”的美丽村庄!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罗秀镇礼教村委下辖的自然村纳禄村,山清水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曾经, 【详细】
桂林国家高新区集中资源发展高新产业集群
据桂林国家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面对今年疫情挑战,该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心,在项目建设、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集中资源力量打造高新产业集群,辖区企业发展实现逆势上扬。 【详细】
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
8月23日,在广西科技“两周一展”启动仪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此举标志着广西打造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详细】
2020年全区农业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在罗城召开
8月19日,2020年全区农业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产业扶贫工作的部署安排,总结产业扶贫成效,交流工作经验,推动各地圆满完成收官任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