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3日 来源:广西扶贫网 作者:梁梨梅 韦荣婧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南宁市兴宁区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党建引领堡垒,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探索出了一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加快产业多元发展有机融合的工作新思路,不断推进扶贫产业发展,提升贫困人口收入水平。

  一、党建引领筑牢堡垒,凝聚合力助发展

  一是深化教育,增强党员的政治定力。针对城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性观念淡薄、双带能力弱等问题,兴宁区重视强化教育管理,坚持“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常态化开展,并定期组织村“两委”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培训,通过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2019年以来,充分整合利用培训资源开展了2个城区级示范班和9个专题培训班,培训人数达2384人次,培训经费134万元,共培育优秀屯级党支部书记112名。

  二是压实责任,提升村两委战斗力。深化组织制度建设,推行第一书记主抓、村两委委员齐抓共管的模式,推动村级党组织成为精准扶贫工作落地生效的“主心骨”。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兴宁区部分农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滞销,各村党组织第一时间发动村干部、工作队员排查贫困户农产品滞销情况,多渠道帮助农户对外“牵线搭桥”,为滞销农产品“找出路”,帮助农民渡难关,仅用两个月就帮助农户解决滞销水果9.36万余斤、黄瓜5千余斤、蔬菜1.7万余斤、家禽650余羽。

  三是搭建平台,激发党组织创新力。推行“党的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创业在产业链上”工作思路,实施“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党建模式。广西华兴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筹建华兴坛棍村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吸纳60户贫困户通过入股等形式促进增收。

  二、加快产业多元步伐,培育复合经济增长

  强化以奖代补资金助推产业发展。2020年以来,共计发放以奖代补资金共计360.8万元扶持6个贫困村发展建立了无花果、肉鸭、中草药等6个产业扶贫示范园,推动贫困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贫困群众增收创造条件。继续完善扶贫贷款贴息政策,发挥财政扶贫资金“聚集”作用,引导信贷资金支持有发展前景的农产品加工和富凤集团和华兴肉鸭养殖基地等运销龙头企业,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加快农村产业多元化步伐,培育复合经济增长点。

  三、探索产业营销模式,推进产销一体化发展

  坚持树立大农业促脱贫发展的思想,探索和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作用,推进产销一体化发展。

  一是开展产品营销活动。结合城区实际,以农林产品的精深加工为重点,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商品化率,把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积极扶持成具有特色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走产业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道路。2020年以来,兴宁区党委、政府重点打造了西关夜市,联合共青团南宁市委在西关夜市专门设置“消费扶贫公益摊位”,帮助扶贫农产品搭建一个展示、推广和销售平台,直接推动扶贫产品面向社区居民,畅通了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精准脱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是发展“公司+农户”农业模式。引导和鼓励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广西华兴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到贫困村坛棍村建立坛棍肉鸭生态养殖基地,以“公司+农户”模式,为贫困农户提供产前签订协议、产中技术指导、产后统一收购系列化服务,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共辐射带动1200户养殖户。

  三是发展旅游模式促消费。不断打破单纯依靠有限资源发展经济的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深度开发利用荒山、荒水、荒滩和人文与自然景观资源,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先后打造了“十里花卉长廊”、那笔村无花果产业示范园开设鲜果采摘的休闲旅游模式等,吸引周边市民到城区观光旅游,促进城区周边村屯的经济发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李华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