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来抓,大化县纪委监委主动跟进,以“前、中、后”全流程监督,持续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质量排查整治工作,确保搬迁群众住上“安心房”“放心房”。
坚持“前部监督”,狠抓专项预防。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专项预防腐败工作。建立违法违纪情况通报曝光制度、职务犯罪和作风腐败问题线索移交制度等5项预防制度,排查出各部门潜在的腐败风险点近20个、腐败易发的重点环节、重点岗位30余个,与有关人员进行廉政座谈12次。在民族新城安置点建立1处县级宣传示范点,在全县13个安置点设立纪检监察公示专栏牌,公布安置点县、乡两级纪检监察监督干部的联系方式和服务承诺,受理群众举报,接受群众监督。
坚持“中部整顿”,提供作风保障。采取“一谈一纠一警示"的方式,狠抓作风整治,以优良的作风保障易地安置房建设质量。召开全县脱贫攻坚转变作风提醒谈话会 ,对县易地扶贫安置局等相关部门和有易地安置点的乡镇重要岗位80余人进行谈话提醒,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担当履职。推动县易地扶贫安置局等责任部门围绕脱贫攻坚战开展作风问题自查自纠,对作风漂浮、精神不振、消极应付、落实不力、做表面文章等突出问题全面排查,坚决进行整顿。召开以案明纪警示教育会,通报了3起本地扶贫领域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要求有关部门领导干部以案为鉴,锤炼政治品格,坚决保障安置房质量。
坚持“后部跟踪”,推动问题整改。督促相关部门组织排查组对安置点安置房质量安全隐患开展集中大排查,组建工作专班落实整改工作,共排查天花板发霉、管道堵塞等质量安全隐患问题428条。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逐一建立整改清单,全程跟踪督促整改全程,推动问题整改取得实效。目前已完成整改412个问题,余下的16个问题施工方和业主已达成整改共识。
坚持“三盯三查”,严查腐败问题。紧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紧盯乡镇和部门领导干部等“关键少数”,紧盯掌握项目立项、资金审批及拨付等廉政风险高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围绕扶贫项目资金“查责任落实、查建设质量、查资金流向”,强化问题线索排查,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对党员领导干部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优亲厚友、贪污侵占、骗取套取扶贫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依规依纪严肃处理。目前通过“三盯三查”发现问题7个,立案查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7件,结案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形成强大震慑。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南丹县:五措并举创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模
今年以来,南丹县按照“一户一策”模式,坚持“长”“短”结合方式,通过消费扶贫打通网络营销渠道、转移就业开拓脱贫致富门路、谋划项目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联营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精心组织脱贫感恩教育活动五措并举,让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可 【详细】
大化县:农发行副行长赵鹏深入大化开展政策性金融服务脱贫攻坚调研工作
8月26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赵鹏率调研组三人及区市分行领导一行到大化瑶族自治县就政策性金融服务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调研。 【详细】
凌云县:深入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 抓紧建成7个800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综治中心”
凌云县党委、政府始终努力深入推进平安凌云县、法治凌云县建设,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以推动凌云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详细】
大化县:陈飞虎到我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8月25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陈飞虎到大化瑶族自治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朱友奎,河池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彭强,大化县委书记杨龙文全程陪同调研。 【详细】
大化县:搭建就业创业平台 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8月24日上午,深圳市宝安区、大化瑶族自治县人社局和碧桂园集团桂北区域联合在大化县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民族新城中心广场举办精准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助力大化打赢脱贫攻坚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