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族自治县通过打造资产经营、联合经营、产业配套、为农服务、资源开发、电商创业六种类型集体经济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取得成效。
利用“固定”资产,打造“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村级留用地及易地扶贫搬迁、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拆旧复垦土地等土地,建设标准厂房、沿街商铺、市场、写字楼、宾馆、幼儿园,开展物业租赁经营或自持物业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如,安太乡元宝村投入170万元,在本村集体土地建设旅游接待楼并对外出租,年净利润5万元,直接带动4人就业。截至8月底,全县建有26家“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
利用“邻里”优势,打造“联合经营”类。通过整合相邻或多个行政村的资金、资源,在城镇、工业商贸较发达地区,抱团建设物业项目、专业市场、产业园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如,怀宝镇东水村联合多个行政村,投入50万元购买位于怀宝镇中寨社区的天地楼,年净利润4.5万元,直接带动3人就业。截至8月底,全县共有157个行政村参与光伏、产业园等“联合经营”型集体经济。
利用“区位”优势,打造“产业配套”型集体经济。借力附近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基地、工厂、企业发展优势,村集体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社、农家乐服务公司等方式,发展与产业园区主导产业配套产业,推行产、购、销、加工服务,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良寨乡大里村依靠紧临紫黑糯米基地的优势,在本村投入100万元,建设产、购、销、加工大米加工厂,年净利润12万元,直接带动增收430万元,直接带动3人就业。截至8月底,全县建有5家“产业配套”型集体经济。
发挥“本地”特产,打造“为农服务”型集体经济。采取“集体经济组织+综合服务公司”模式,围绕本地特色主导产业,村集体通过创办专业合作社、劳务服务公司等服务实体,发展加工、流通、仓储、劳务等有偿服务,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如,安陲乡龙口村投入30万元建设罗汉果烘焙厂,年净利润10万元,直接带动增收180万元,直接带动6人就业。截至8月底,全县有25个贫困村参与“为农服务”型集体经济。
发挥“资源”优势,打造“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采取“集体经济组织+旅游”模式,盘活各个行政村所拥有的人文、自然资源等优势,以土地、房舍、资金等形式入股,建设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农庄、民俗风情园等,推动乡土民俗和自然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如,融水镇新国村以土地入股双龙沟景区,年净利润15万元,直接带动增收450万元,直接带动55人就业。截至8月底,全县有24个贫困村参与“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
发挥“网络”作用,打造“电商创业”型集体经济。采取“集体经济组织+电商平台+龙头企业”模式,在贫困村成立农村电商合作社,建立地域特色农产品网上直销体系,吸收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基地入股或合作,带动分散农户参与,促进农村产业品牌化发展。如,杆洞乡党鸠村投入30万元建立食用菌电商中心及种养基地,年净利润15万元,直接带动增收210万元,直接带动6人就业。截至8月底,全县共有14个行政村参,建成3家“电商创业”型集体经济。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藤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5万元
据了解,藤县坚持产业开发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融合,发展百香果、牛大力、砂糖橘、养鱼等特色产业。截至今年8月31日,全县29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38个村达到10万元以上。 【详细】
融水县:7168名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
近年来,该县通过园区建设、景区打造、工厂引进、岗位开发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确保搬迁劳动力人口实现就业。 【详细】
鱼峰区:公司化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
今年以来,柳州市鱼峰区全面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造,走出一条“党支部+村级公司+农户”联动发展的新路子,为贫困村脱贫攻坚提供内生动力。 【详细】
江南区:村级集体经济翻倍增长
9月6日,南宁市江南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透露,今年该城区4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都实现翻倍增长,9个贫困村的增长幅度更大。 【详细】
凭祥市:多举措盘活村集体经济 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
2020年以来,凭祥市立足优势,用活边境政策,创新经营机制,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8月,全市3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总收入达407万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