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1日 来源:南丹县纪委监委 作者:高义辉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自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以来,南丹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目标,依托全县特有的民俗文化、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以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为着力点,通过精心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氛围、破解资金瓶颈、精准招商引资、凸显党员先锋、突出村民自治、健全管护机制,七力合一,率先在河池市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打造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越的新型旅游乡村,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南丹经济社会发展。

  精心组织领导。精心组织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部门,设立办公室,建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其他分管领导及县直有关部门现场办公的工作机制,及时沟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县领导组织召开动员会、专项汇报会、协调会或现场办公会共15次,有力地推动项目建设,保障实施成效。

  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报纸、电视、手机、网络、广播等媒介以及拉横幅、贴标语、发传单等方式宣传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工作,形成“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郁建设氛围。针对乡村风貌提升行动中猪牛栏拆除、搭盖整治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在保障群众利益的基础上,采取分区到人、分片包户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家中,面对面做群众思想工作,倾听群众心声,争取群众支持。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共拆除废弃的猪牛圈、废弃破旧房屋、断壁残垣等约799处10894平方米。

  破解资金瓶颈。在积极向上争取和县本级财政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采取社会投入、群众投入、部门整合投入等方式,把乡村风貌提升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同建设、同推进。今年以来,投入乡村风貌提升建设资金3013.6万元,其中,自治区奖补资金1013.6万元,县本级财政投资约2000万元。同时,整合部门资金及社会投资,破解资金瓶颈。目前已完成投资3086万元,实施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村庄规划设计以及沿线村庄村口景观、庭院景观以及微菜园、微田园、微果园、微庭院的“四微”等项目,已全部完成完善型、精品示范型村庄的建设工作。

  精准招商引资。围绕城关—里湖—荔波小七孔世界白裤瑶乡跨省旅游示范带等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工程及丹炉山景区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2亿多元,以旅游产业开发带动乡村风貌提升建设,以乡村风貌提升建设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脱贫攻坚,解决1000余名群众的就业问题,实现就近就业脱贫的目标。

  凸显党员先锋。该县始终坚持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整治基层党组织软弱化为措施,凸显党组织先锋引领,成立以党员为核心的村民理事会,发挥党员在乡村风貌提升中的头雁作用,由党员带头开展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相关政策宣传以及项目建设后对村集体经济收入、群众致富、生活环境改善等所带来的益处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认同感、幸福感,积极主动参与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同时,实行包干负责机制,每个村屯依据本村屯的实际,形成一个党员负责联系包干5—7户村民,一户村民负责包干住房周边10米范围内区域的环境整治及微景观建设和长效管护工作,做到了既有党员、群众负责包干宣传、动员、建设,又有村民长久管理,确保乡村风貌提升成效持续性、长久性。

  突出村民自治。始终坚持发挥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党员及乡贤们的组织指导作用,以村民意愿为主,做到“三清三拆”,设计效果、建设内容、怎样建、建什么、建设材料的选定、今后的管护等,均由村民讨论决定,充分体现村民自治的成效。目前,已由村民自主动手拆除废弃的猪牛圈、废弃破旧房屋、断壁残垣等799处10894平方米;拆除破旧渔网、废弃铁皮、杂乱树枝围成的菜园、田园11500米;清理村屯垃圾1402吨,对脏乱的沟渠、排水沟进行清理151处。同时,在“三清三拆”后,由村民自主动手在自家房前屋后打造庭院景观和绿化;利用红砖、矮竹、木板等重新打造微菜园、微田园;从源头开始整治,对容易产生臭味和产生安全隐患的排水沟进行埋管或盖板建设等。通过村民的齐心协力,投工投劳,打造了一批环境优美、景观焕然一新的新型村庄。

  健全管护机制。结合“美丽广西·幸福乡村”活动,探索建立群众自我管护机制,引导群众成立理事会,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卫生公约、“门前三包”以及村屯卫生理事会工作职责、卫生监督小组工作职责等相关制度,确保村镇建设成果长期得到巩固提升。同时,加强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工作,既推动了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又解决了农村垃圾处理难题,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满意度。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李华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