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超过57万元,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支部班子的精诚团结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9月8日,南宁市江南区扬美村党支部书记杨伟洪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道出该村集体经济跻身江南区48个行政村第二位的诀窍。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城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书记引航担使命”活动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有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据介绍,该城区党委每年至少4次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各镇党委、各村党支部每月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在市、城区、镇、村四级书记抓扶贫的基础上,城区、各镇至少安排1名领导专门分管扶贫工作,为江西、苏圩、延安3个镇配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为9个贫困村配强第一书记,为21个村和2个农村社区分别配备至少2名驻村工作队员,建立健全学习、议事、考勤等规章制度。截至2017年底,江南区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截至2019年底,该城区基本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各项指标基本达标。
各镇党委自觉履行主体责任,坚持把红旗插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瞄准“户脱贫、村增收、镇富美”的目标,紧密结合实际,挂图作战,尽锐出战,如苏圩镇党委积极开展扶贫一线讲党课、夜访贫困户、党建联盟促脱贫活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扶贫功能,引进的黄金百香果成为贫困村民的致富果,铁皮石斛“仙草”成为贫困村民的致富金条;延安镇党委探索和推行“支部+基地+公司+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打造金银花、有机大棚蔬菜、甜竹笋、大青枣、黑天鹅、生态土猪等18个产业项目,增强“造血”功能,助力脱贫攻坚。截至8月底,该城区4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超过140万元。
江南区还广泛开展领导检查调研活动,就危旧房改造、医疗救助、教育帮扶、产业奖补等方面,认真研究制定有效的办法;各镇的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对辖区每个贫困户至少走访一次、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每季度对辖区每个贫困户至少走访一次,问情况、讲政策、拉家常、做计划、解危困,及时把党的温暖和关心送到千家万户。(郭超前)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江南区:村级集体经济翻倍增长
9月6日,南宁市江南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透露,今年该城区4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都实现翻倍增长,9个贫困村的增长幅度更大。 【详细】
江南区:用文化资源拉动消费扶贫
为预防脱贫户返贫、边缘户致贫,巩固扶贫成果,该城区精准实施文化旅游拉动消费扶贫,积极完善和提升三江坡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旅游服务中心,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成功纳入自治区文旅厅重点指导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旅游扶贫村坡,历史文化遗址得到保护。 【详细】
江南区:“三旧”改造迸发新活力
近日,记者从南宁市江南区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城区“三旧”改造工程实施以来,一批知名企业进驻,一批商业综合体落地成型。 【详细】
江南区: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
据南宁市江南区最新统计,该城区9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最少的华南村达到11.01万元,最多的同宁村超过60万元,走在南宁全市前列。 【详细】
江南区: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开工
6月23日,南宁市江南区举行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开工现场会。该项目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向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