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 来源:广西扶贫网  作者:吴达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浦北县把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作为脱贫攻坚工作重中之重来抓,整合资源,强化联动,抓实抓细“365”工作法,全力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紧盯“三个关键”,高质按下“快进键”

  一是紧盯精准摸排清家底。通过入户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开展电话寻访等方式,对全县劳动力开展“地毯式”排查,全方位摸清核实全县贫困劳动力就失业状态、务工收入、培训参保等基本信息,分类建立劳动力资源台账,并广泛宣传企业用工信息、就业扶持政策,动员群众积极上岗就业,并以村级为单位,由村级劳务合作社建立台账,实施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全县贫困劳动力24644人,已实现外出务工人数达22038人。

  二是紧盯岗位开发积资源。聚焦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公益性服务、就业创业、劳务输出等,县人社、扶贫、农业农村、交通、民政、水利等部门联动发力,整合资源,大力开发就业扶贫岗位。目前,全县内重大工程项目、工业企业新开发就业岗位13000个,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4876个。

  三是紧盯劳务培训提技能。按照“全员培训、规定培训、精准培训、建档培训、持续培训”要求,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旅游业、电子商务等行业工种,整合各行业领域培训资源,依托劳务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促其上岗就业。目前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达3000人。

  二、狠抓“六个渠道”,高标织牢“就业网”

  一是狠抓劳务协作输出。主动对广东等输入地企业,精准掌握用工企业岗位设置、技术要求、工资待遇等情况,组织镇(街道)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逐村逐户逐人排查现有劳动力,准确掌握贫困人口就业意愿、创业意向、务工地点、出行时间、出行方式等信息,采取包车方式,全面架好劳务输出桥梁,“点对点”组织劳务输送,抢占务工就业高地。截至目前,全县分25批次有组织输送9200多人上岗就业,其中贫困劳动2100多人。

  二是狠抓产业发展带动。发挥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资源禀赋优势,鼓励引导全县58家农业龙头企业吸纳带动1058名贫困劳动力有效就业。

  三是狠抓扶贫车间吸纳。通过资金、技术、政策等扶持发展壮大等方式,扎实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管理工作,全面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重点探索推广了就业扶贫“企业+车间”、“乡贤+车间”、“互联网+车间”、“产业+车间”、“田头+车间”等五种“扶贫车间”模式,把就业扶贫车间建在群众家门口,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目前,该县已认定就业扶贫车间共84家,共吸纳7820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18名实现增收脱贫。

  四是扶持返乡创业一批。健全创业政策体系,对有意向返乡创业,并符合有关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在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补贴、创业场所、缴纳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予扶持或补贴。探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返乡人员、贫困群众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筑业小微企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服装服饰、手工制品等生产经营主体,81户注册个体户实现自主创业。全面摸清贫困户贷款意愿,引导和鼓励贫困户通过申请扶贫小额信贷积极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目前,全县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76306.4万元,受益贫困户1710户。

  五是能人带动就业一批。发挥商会、企业家、新乡贤、致富带头人等人群在资源、渠道、人脉等方面的优势,引导浦北籍企业家优先用浦北劳动力,带动解决贫困劳动力2490人就业。

  六是狠抓公益岗位托底。采用“县级统筹、部门联动配合、镇(街道)开发”的方式,整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岗位需求,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和贫困劳动力实际能力,通过“点单式”扶贫,重点开发出乡村保洁员、生态护林员、五保和敬老院管理员、巡河员等工作岗位,切实解决“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就业难问题。截至目前,公益性、服务性岗位解决4876人就业,其中,村保洁员扶贫岗位1009人,五保村和敬老院管理员73人,生态护林员281人,村屯道路简易维护员247人,巡河员441人,光伏发电收益开发岗位2286人,村级临时性扶贫岗位539个。

  三、强化“五个保障”,高效落实“稳岗策”

  按照属地负责、行业主管、部门联动的原则,全面摸清底数、整合资源、健全信息库,及时为就业创业提供充分服务保障。

  一是强化精准运送保障。通过全面摸排、登记备案、健康筛查,开设就业扶贫返岗“爱心专车”,共调集580辆客运班车开展“点对点”精准运送服务,并积极与自治区、市有关部门形成联动,建立客运班车调度便利通道。

  二是强化信息服务保障。对企业用工需求按县内、县外以及行业岗位等分类建立健全用工需求信息库,对全县27903名贫困劳动力建立就业需求信息库,确保供需信息更精准,有效推进人岗匹配扶贫就业。

  三是强化线上培训保障。坚持需求为导向,重点针对贫困群体,依托县职校师资资源、实训基地,利用系列线上平台,累计提供家政、建筑、种养等菜单式“线上点课”培训5000多人次,强化“培训+上岗”。

  四是强化资金补助保障。用好就业补助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等,设立“稳岗补贴”“交通补贴”“带动就业补贴”等,统筹做好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促进各类劳动者公平就业。截至目前,发放外出务工贫困家庭劳动力“交通补贴”406.35万元,涉及8127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发放“稳岗补贴”1170.34万元,涉及16230名贫困家庭劳动力。

  五是强化绿色通道保障。在各镇(街道)、各就业创业服务部门开设各类证明材料、联系对接、窗口咨询等绿色通道,为困难群众就业创业提供“一站式”高效便利服务,有针对性地抓好各项稳就业帮扶措施落实,确保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稳定就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李华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