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讯 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启动环境优化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态生活,以建设美丽宜居幸福乡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切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扮靓农村秀美颜值,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以前,村里的环境不像现在这么干净、整洁,现在有3名保洁员负责村里的卫生,村里还摆放有垃圾桶供大家倒垃圾,全村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该县贡川乡什陇村村干韦进开介绍道。
该县出台采用“财政兜底+群众自筹+以奖代补”聘请保洁员的兜底补助模式,设立年县财政补助资金302万元作为全县16个乡(镇)20户以上村屯保洁员兜底补助工资,累计为20户以上村屯配备保洁员2318名。同时,额外设立15万元作为年优秀行政村和优秀保洁员奖励资金,完成优秀村屯、优秀保洁员评选3次,择优奖励优秀村屯120个、优秀保洁员192名,极大地激发了村屯及保洁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解决了村屯生活垃圾清扫保洁难的问题。投入3550万元建成农村垃圾专项治理两年攻坚建设项目21个,其中乡(镇)级垃圾处理中心11个、村级垃圾处理终端10个,覆盖全县13个乡(镇)。通过县农投公司出资购买,各乡镇租车使用的方式,投入资金594.2万元配齐农村垃圾处理清运车20辆,配备252个可卸式移动垃圾箱,并配套年租赁经费224.52万元运行资金,确保乡村清洁工作得以正常运转。实行农村垃圾“村收镇运县”及“村收村运片区”模式,实现全县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处理率均达100%。
在该县大化镇坡了村,有处理规模为40立方米/d的污水处理设施2座、处理规模为70立方米/d的污水处理设施1座,另外配套有主管网、支管网(含接户管),项目周边设置有安全防护设施及各类标志牌。另外,村里的雨污分流设施得到有效完善,村里小河的环境也得到了修复整治。如今,坡了村的污水收集率达到90%以上。
像大化镇坡了村这样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该县在大化、贡川、古河、共和、百马、江南、北景、岩滩、雅龙等9个乡镇共建设有44座,项目总投资8377万元,目前已建成使用29座。生活污水排入集中处理设施总户数18597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在贡川乡龙眼村下眼屯,青山、绿水,一座座规整的房屋错落有致,昔日建在房前屋后的茅厕已无迹可寻,家家户户都有了干净整洁的卫生间。村民卢荣保说:“以前,我们上的是茅厕,环境卫生差,现在好了,家中有了卫生间,心情也变得舒畅了。” 该县大力开展农村改圈改厕工作,人居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善。据统计,目前,该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9.40%。
在古河乡丹桂村,村民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里大树下石凳石椅石桌有序摆放,太阳能路灯随处可见,铺满鹅卵石的“将军步道”蜿蜒曲折,屯级道路宽阔平整,处处彰显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风貌。
2018年以来,该县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快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提升乡村风貌。仅2020年,该县就投资175万元完成对100个村庄的基本整治;组织对100个村庄开展“三清三拆”行动,清理房前屋后682户,清除池塘淤泥36处,清除沟渠淤泥98处,拆除乱搭乱盖40处共计496平方米,拆除危旧建筑3处;开展“三微”整治80户共1240平方米;投资36万元对18个村庄实施农村公共照明项目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粤桂扶贫协作 决胜脱贫攻坚 深圳(宝安)助力大化2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我在扶贫车间打工,平均每个月的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再加上老公在家发展肉牛养殖,一年的收入还算可以,不用担心有返贫的风险。”近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羌圩乡羌森安置点党旗引领扶贫车间上班的韦 【详细】
大化县:发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真按照上级部门统一部署,主动作为,优化路网,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等“劣症”,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rd 【详细】
大化共和乡:联建联养“发羊财”
11月22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共和乡弄亮村脱贫村民覃凤花(左)在湖羊养殖示范场喂羊。11月22日拍摄的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共和乡湖羊养殖基地一角。 大化瑶族自治县共和乡为确保如期脱贫摘帽的目标,积极推行&ldq 【详细】
大化县:“清单式”监督为扶贫项目资金保驾护航
大化讯 为全面加强全县扶贫项目及资金监管力度,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有效落实,今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创新性地采取“清单式”监督的方式,持续强化对扶贫项目资金的监管,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扶 【详细】
大化乙圩乡巴岩村:岛上林下自然鸡 托起幸福小康梦
【导】依托脱贫攻坚政策,大化瑶族自治县各乡镇、村各尽所能、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乙圩乡巴岩村于2018年底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该村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建设“党旗引领·联建联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