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田林县八桂瑶族乡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这一主线,创新特色养鸡模式,着力打造沃柑项目基地,大力推动烤烟种植产业,助推全乡所有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全面推进了全乡经济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创新特色养鸡模式。一是政府帮建鸡棚,贫困户出地参与养殖。投入深圳帮扶资金270万元,在八修村渭府屯建设18个养鸡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养鸡场项目,占地总面积为18000平方米。养鸡棚以一户一棚进行承包建设,由18个农户分别承包18个养鸡棚。按照参与养殖贫困户70%、乡人民政府30%的比例进行分配受益。获得的项目收益资金,按照资产折股分配给八桂易安点49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000元,共4.9万元;分配给八修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其余作为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并滚动用于扩大产业规模发包给贫困户经营,或用于贫困村集体其他巩固脱贫成效项目,扩大带贫成效。可惠及贫困户67户271人,目前养鸡棚已正式投产。二是群众自建鸡棚,村集体出部分押金,风险低。2020年以来,在渭标村“两委”的组织下,带动了6户贫困户发展养鸡产业,采用“党支部十公司十贫困户十村集体”的运营模式。养殖公司负责提供鸡苗、技术和保价回收成品鸡,贫困户自己出资建设6个养鸡棚占地总面积5400平方米并投入养殖和管理,村集体投入19万元替贫困户垫付鸡苗押金。利益分配为贫困户按肉鸡出栏数每羽0.3元给村集体作为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
着力打造沃柑项目基地。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财政帮扶资金82万元,在那榄安置点建设80亩沃柑种植基地。采用“公司+贫困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该项目的建设,有5个方面带动作用:一是财产性收入增收。该项目租用八桂村八桂屯群众87户80亩土地,每亩每年700元,直接为每户群众每年增加1000元以上收入;二是工资性收入增收。项目建设及后期管护,直接在本地吸收八桂安置点53名贫困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及后期管护就业,每户年收入增收1500元以上;三是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建成后(即2023年起),扣除每年的地租和搬迁户分红后,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达3万元以上;四是搬迁户收入增收。项目建成后(即2023年起),八桂安置点49户易安户每年每户分红1500元;五是示范性带动柑橘产业发展。项目建成后,将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发展柑橘种植,为八桂瑶族乡的脱贫攻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力推动烤烟种植产业。2020年,该乡大力推广“井窖式”移栽方式进行大田移栽,共移栽720亩,推广率达100%,优化烟苗生长环境。目前,该乡共有4个行政村6个自然屯62户烟农种植,共种植烤烟720亩,共收购烤烟1656.29担,收购总金额215.24万元(不含补贴),亩产值2836.77元,亩产量2.19担,均价25.92元/公斤,上等烟比例61.59%。该乡种植烤烟总面积及总产量连续10年位居全县第一名。
据统计,该乡目前油茶种植共有4.4万亩,新增油茶林4000多亩,产值约8000万元,惠及群众7500多人,真正把油茶油茶做成了一方富民产业。同时,该乡8个行政村86户养殖大户发展了养鸡产业,全乡全年出栏肉鸡预计可达170多万羽,产值约达5100万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港北区:整合闲置资源 发展村集体经济
2020年12月31日,贵港市港北区武乐镇吉斗村集体经济账上累计收入16.57万元,从2016年起,4年实现40倍增长。这得益于该村发挥山岭、旱地多的优势,引进多家企业、合作社,建成柑橘、三红蜜柚、果蔬等产业基地,做强产业这个发展“引擎”,让村民有租金、工资、分红收入, 【详细】
港口区:“5+2”特色产业驱动扶贫就业
近年来,防城港市港口区大力推进“5+2”特色产业发展,加强指导贫困户完善经营结构,扩大产业规模。目前,港口区已成立新型经营主体148个,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了99.33%。 【详细】
凌云县:“电”亮特色产业 助力群众致富奔小康
“自村里电网改造以后,我家饲料加工再也不愁用电。现在我养牛10头,年纯收入突破15万元,一举甩掉了贫困帽子。”11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逻楼镇洞布林村脱贫户黄胜和对电网改造赞不绝口 【详细】
南丹县:开展扶贫特色产业种养培训班
近期,南丹县农业农村局结合全县扶贫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在里湖瑶族乡举办为期15天的高素质农民种养培训班,来自里湖乡85位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参加此次培训。 培训班采取集中教学、田间地头和养殖基地现场教 【详细】
桂林两乡镇入选全国首批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0年全国首批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推介91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和136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我区2个乡镇入选全国首批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分别是桂林市荔浦市修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