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防城港市总工会和港口区总工会在德城建材广场成功举办了首届防城港市“鼎鲜鸭”杯消费扶贫厨艺技能大赛,邀请了全市30个餐饮企业共32位厨师现场展示烹饪技艺,通过技能比拼,推进菜品开发,延伸扶贫产品下游产业链,解决困难群体创业、就业。
“十三五”以来,港口区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之以恒抓好脱贫攻坚和促进困难人员就业两件大事,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加强设计,精心布局,坚定把握脱贫攻坚全局的”方向盘”
港口区通过强化解困脱困攻坚组织领导;入户走访、精准识别;密切联系、动态化管理;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几个方面来明确工作任务,各级各部门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目前,构建筑牢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六条保障线”已基本得到落实,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建设、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常态化的城乡社会救助政策、逐步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等已基本完成,这些工作的落实、完成对于稳定脱贫攻坚成果,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积极探索,创新工会“扶贫车间”,打造扶贫发展的“强引擎”
港口区总工会主动引进鼎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鼎鲜鸭”品牌养殖扶贫项目,在王府街道沙港村建立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创新性推进港口区总工会在广西工会系统中首创的工会“扶贫车间”建设。
公司落实种苗、饲料、技术指导、保价回购成品鸭,组织打造“鼎鲜鸭”品牌和扩大市场销售;合作社负责动员和组织贫困户及群众,发展生态养殖。各养殖户饲养的鸭苗和使用的饲料,由公司负责推荐和提供,再通过合作社(工会“扶贫车间”)售发给养殖户,使用公司研发的生态饲料,由养殖户经过科学喂养,鸭龄达到60—70天时,公司按高于市场价全部统一回购,再统一品控30—40天,鸭龄达到100天后投入市场,并将养殖成果和养殖经验辐射到港口区其他的贫困村、贫困户,扩大养殖规模,形成规模效益。目前已销售成品鸭1.5万羽,产值132万元,纯利润约7.5万元。
借力科技平台,落实协作,打好消费扶贫的 “组合拳”
一是港口区总工会2020年5月26日在沙港村名燕种养专业合作社举办防城港市工会暨港口区脱贫攻坚“消费扶贫月”直播带货活动,动员组织36家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工会主席及代表与农产品经销商、合作社签订消费扶贫购买协议,购买消费扶贫产品;开展了区政府领导“网上直播带货”活动。活动销售扶贫农产品总额为30.96万元。其中,当日线上线下订单销售额为9.2万元;现场36家企业和单位与农产品经销商、合作社签订购买协议,全年订单销售额为21.76 万元。
二是2020年8月13日组织动员全区200余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基层工会共3500多名干部职工开展了“抗疫情促消费助脱贫”活动,各工会共发放金额约50万元的慰问品,慰问品中采购了金额约10万元的贫困地区农产品。同时,该区共发放约8万元金额的特别消费券,供各基层公会采购发放,在中国扶贫网的“广西特色馆”扶贫平台使用。
三是发动企业助推扶贫,于2020年10月21日在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专场举办了以“扶贫济困 共同参与 脱贫攻坚 我在行动”为主题的消费扶贫活动,创新性结合游园活动开展扶贫爱心购,活动现场展销的农产品售出金额达10.6万元,现场签订的农产品意向采购订单金额达23万元。
拓宽渠道,多措并举,筑牢帮扶维权的 “保障网”
今年以来,港口区开展暖流行动,筹措资金2.0406万元,于2020年春节前为50名农民工免费赠送返乡车票,同时在农民工较为密集的汽车站等场所设立“暖流行动”服务点,服务返乡农民;开展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筹措资金6.6万元,慰问企业4家、困难职工15户、一线职工20人、劳模1人;开展平安度夏送清凉活动,筹措资金2556元,慰问环卫工人15人,为一线工作职工送上防暑降温物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筹措资金3.3万元,救助困难职工子女9名;开展生活救助活动。筹措资金6.916万元,救助困难职工16户次;推行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已组织发动22个已成立工会组织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参加保障活动,参保职工1172人,参保金额11.72万元,已有33名职工享受到了医疗互助保障金,给付保障金累计达到10万余元。
港口区从加大企业特别是“八大群体”就业企业的建会入会力度、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劳模慰问活动、召开工资集体协商专题会议暨专项业务培训等四个方面开展维护职工权益工作。此外,该区的做法还有:不断加强法律援助工作。设立“一小时法律服务圈”,聘请援助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给职工(含农民工)进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等工作。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提质扩面。成立了港口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工作实施方案,召开2020年工资集体协商专题工作会议暨工资集体协商专项业务培训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突击月活动行动。截至目前,港口区集体协商制度实现建制率90%以上,25人以上建会企业工资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1%,其中单独签订的有33家,其余16家全部覆盖在各个区域性、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中。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西林县:民间“土货”巧变群众致富“法宝”
“以前种的水稻都是自己吃,不知道卖给谁,现在有了消费扶贫政策的支持,稻谷都有公司直接上门收购。打造品牌后,微信朋友圈也卖出去了不少,一共挣了50万元,带动了62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近日,西林县那佐苗族乡坝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农贞雄兴奋地说。 【详细】
浦北县:“六动模式”推动“稳定脱贫”迈向“乡村振兴”
实施脱贫攻坚以来,浦北县坚持党建引领,切实整合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力量,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联动”和社会、经济、生态“三效融合”,不断强化群众增收致富等经济建设措施,建立健全了群众获得感强、成果明显、具有可持续性的“六动模式”,有效激发乡村振兴 【详细】
百色市右江区:创新“五线”举措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近年以来,百色市右江区聚焦“民生服务、干群关系、人才建设、产业发展、干部管理”五个环节,创新“五线”工作应对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详细】
全州才湾镇:葡萄棚下种包心芥菜 农户心甜上加“甜”
在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委的葡萄地里,连片的包心芥菜绿意盎然,村民们忙着将芥菜采收、整理、腌制,呈现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一提到包心芥菜,村民们满满的幸福感。 【详细】
平乐县:火红乡村 甜蜜“柿”业
入冬以来,平乐县桥亭乡大塘口自然村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月柿。村头巷尾,房前屋后,村民们正加紧刨柿子、晒柿饼、装车外运……忙碌着他们的甜蜜“柿”业,这是小山村里特有的丰收图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