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廖雪梅 陈 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07年早稻收获的季节,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沙湾村种粮大户骆小仙心里又乐开了花:他家早稻平均亩产达480公斤以上,分别比上年增产30-35公斤以上,比其他农户亩增产45-50公斤,亩节约生产成本40-45元,仅早稻生产增产增收就达8500元以上。

  自2003年以来,骆小仙已是连续多年获得了增产丰收,而他的种粮成本,每年却减少3000-4000多元。

  骆小仙屡屡得胜的绝招,是他有一个“好帮手”——我区“十五”科技重大项目“电脑农业专家系统”(俗称电脑专家)的帮助。

  如今,像骆小仙一样受益于电脑专家而实现种养增收的农户,在全区已有150多万户人,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开发的甘蔗、荔枝、龙眼、芒果、水稻、玉米、西瓜、香蕉、番茄、苦瓜、猪、鸡、虾13个电脑专家系统在全区示范应用达30个县(市、区),292个乡(镇),1243个村,累计完成农作物示范面积达316.48万亩,新增总产值42723.84万元,经济效益提高14.23%。

  实力打造的“电脑高级专家”

  广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是在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高新技术项目306主题“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俗称:电脑农业)平台的基础上开发的广西“十五”科技重大项目。国家“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是以农业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知识为核心,集成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构建面向农村的智能化信息系统平台,通过示范区应用推广,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1999年,自治区科技厅根据生产实际,以高新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和效益为突破口,聘请资深专家评估、咨询,组织区直15个科研和技术开发单位,联合计算机、农学、园艺、植保、遗传育种、土肥、气象、水产、畜牧、兽医等方面的专家,应用国家863计划306主题研制的平台,开发适合广西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信息系统,并争取得到国家科技部的支持。2000年广西被列为国家示范区后,科技厅把广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列为自治区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力度,组建多学科的技术团队协作攻关,以成熟的科技成果为基础,集成农业高级专家的知识和经验,集中体现了广西农业专家的知识体系,准确有效地指导农民选择良种,配套种养管理技术,为农业的增收节支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创新实用的“广西专家”

  广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集成了自治区众多科研和技术开发单位的技术和力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所产生的示范效应令国内同行赞不绝口。

  ——开发的专家系统先进实用,系统推理决策准确率达95%以上。

  从项目构建开始,自治区科技厅致力于开发一个适用于广西实情、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科研人员以广西的特色水果荔枝、龙眼、甘蔗、芒果为切入点,逐步延伸到其他农业生产品种。开发人员根据广西的作物特征、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进行模型设计,通过试验,不断修正推理参数,使系统的推理决策能力可达95%以上。至今,共开发了甘蔗、荔枝、龙眼、芒果、水稻、玉米、西瓜、木薯、香蕉、苦瓜、番茄、养猪、养鸡、养虾等一系列电脑农业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涵盖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各生产环节,以及猪、鸡、虾饲养技术和疾病诊断防治,包含推理决策模块150多个,知识点2800多个,决策模型5个,主要推广品种700多个,土壤、植保数据4600多个,动物病症1000多种,气象数据46万个,以及大量图片视频资料,足以满足支撑农民开展相应品种科学种养的技术要求。

  ——开发的专家系统“平民化”,设计界面让农民操作方便快捷。

  为了打造一个“不走的农业专家”,“平民化”成为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在量大面广的农村有效推广应用的前提。根据这个要求,在开发广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时,开发组充分考虑了系统“平民化”要求,将人工智能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为广大农户提供操作方便、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和符合农民使用习惯的流程化界面。如,在将超文本技术引入推理链中,并提供了“连续式”的、从种前准备,到各生育期的田间管理,直到采收的全程推理决策咨询服务。在决策过程中,自动记录各步骤用户输入的条件和系统的结论,农户只需依据系统提示,一步一步回答,就可以得到全程的生产服务建议卡。此外,还结合当地实时气象信息以及预报的未来气象情况,做出生产管理措施决策,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和实用性。在禽畜疫病诊断方面,则选用简易可行的数值诊断法,能对52种常见鸡病和127种常见猪病快速初诊。这种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开发理念,使得“广西电脑农业专家”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形象直观、通俗易懂、操作方便的“平民化”特点,深受农民的欢迎。

  ——开发与示范、推广并举,与人才培养同行,经济社会效益突出。

  在组建多学科的技术团队协作攻关,开发本地化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同时,自治区科技厅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以招标的形式选择示范区,采取试验示范、逐步扩大的渐进方式开展示范应用,使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和经济效益。自2000年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完成农作物示范面积达316.48万亩,其中甘蔗156.98万亩,荔枝12.57万亩,龙眼13.12万亩,芒果6.34万亩,水稻84.96万亩;完成养猪示范12.2万头,养鸡示范19.22万羽,养虾示范0.78万亩。新增农作物总产量达136438.1万公斤,新增畜禽产量47.38万公斤,新增水产19.81万公斤,增产率16.1%;新增总产值42723.84万元,经济效益提高14.23%。

  通过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农作物应用面积达651.9万亩,养猪57.79万头,养鸡275.52万羽,养虾1.31万亩。此外,举办了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班,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掌握农业信息技术的人才。

  农民喜爱的“不走专家”

  电脑农业专家给广西农业和农民带来了什么?

  农科专家邱泗杰高级农艺师告诉记者,由于广西的农业科技人员有限,过去,对于边远山区的农民来说,要及时获得农业科技人员推广的先进、实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且,农技人员每进行一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往往需要包括涉农的育种、栽培、植保、土肥、气象等一批专家配合才能完成。而电脑农业专家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农技人员推广农业新技术就变得省时省力省成本,而农民却又可以获得全面的支持和指导,而且是“高级专家”的技术指导。同时,由于推理决策准确率高,电脑专家可以准确地指导基层干部决策,避免过去那种凭经验指挥生产的盲目性。

  农民从电脑专家中得到的实惠就远不止于此了。

  马皮乡加石村陈森明是桂平市种龙眼的大户。桂平科技局的技术人员刚开始向他推广电脑专家的时候,他连称“电脑能帮人种地?那真是天方夜谭!”后来,他勉强拿出自己的10多亩地做试验。结果一年下来,10亩地获得的龙眼产量比40多亩地还高。不等来年,陈森明就决定要电脑专家系统帮助自己管理果园。5年来,在电脑专家系统的帮助下,他家的果园连年丰产。而且,由于管理好,果粒大、颗粒均匀,每公斤龙眼的市场收购价都比别人多1元钱。

  黄电元原是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新明村的代课老师。1991年起他举家到山上安营扎寨,利用课余时间与爱人一起垦荒30亩种芒果。一开始,他常到书店购买各种专业书籍自学芒果种植技术。2001年芒果电脑农业专家项目组在四塘设点搞培训,黄电元知道后主动要求将自己的果园作为示范区,并按系统要求严格实施,当年果园就收入4万多元。有了电脑专家壮胆,他干脆辞去代课老师的职务,从此一心一意搞起了农业开发。

  从农民半信半疑到主动接受,经过6年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广西的电脑农业已经深入人心,示范区农民称赞说:“农民不出家,专家请到家”、“技术有疑难,快找电脑专家”、“种地用电脑,庄稼能长好”。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