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9日 来源:宁明县委宣传部 作者:周贻刚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图一、7月29日,广西扶绥县稻秆画家卢志辉(右一)在稻魂艺术工作室向南宁云间坊茶业公司总经理蒙吉祥女士(左一)介绍稻秆画的文化韵味和艺术价值。(周贻刚 摄)

图二、7月29日,广西扶绥县稻秆画家卢志辉(右一)在稻魂艺术工作室向崇左市摄影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宁明县摄影协会主席周贻刚(左一)现场展示稻秆画的创作过程。 (蒋欣攸摄)

图三、广西扶绥县稻秆画家卢志辉创作的稻秆画《我爱你左江的秋》。 (周贻刚 摄)

图四、广西扶绥县稻秆画家卢志辉创作的稻秆画《印象刘三姐》。 (周贻刚 摄)

图五、广西扶绥县稻秆画家卢志辉创作的稻秆画《孔雀石》。 (周贻刚 摄)

图六、广西扶绥县稻秆画家卢志辉创作的稻秆画《红铜鼓》。 (周贻刚 摄)

图七、广西扶绥县稻秆画家卢志辉创作的稻秆画《世外桃源》。 (周贻刚 摄)

图八、广西扶绥县稻秆画家卢志辉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广西稻秆画高级民间工艺师”称号。 (周贻刚 摄)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民间稻秆画家卢志辉名气很大。可以说,目前,他是崇左、广西乃至全国稻秆画创作第一人。卢志辉创作的稻秆画市面上少则上千元,多的上万元。他每年卖出稻秆画作500多幅,收入近20万元,且全部是“排号”预定的。

  创作稻秆画,卢志辉可谓是有一段奇缘。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卢志辉萌发了用稻草作画的“奇想”。经过两天时间“捣鼓”,第一幅稻秆画《喜鹊登梅》出炉。

  在扶绥县近郊一个远离闹市的青瓦红砖老房子里,便是稻秆画创始人卢志辉的稻魂艺术工作室,一幅幅精美的稻秆画作便诞生于此。卢志辉把田头的稻秆搬上了艺术殿堂,他让稻秆将壮族人家的生活演绎得如此精美。

  “稻秆画是采用碎贴手法将空心稻秆拼接而形成的装饰画,需要经过收集挑选稻秆、裁剪、清洗晾干、蒸煮去糖(防止霉变)、烙色、放置退火、上胶、熨斗加热碎贴、装裱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工艺复杂繁琐。”卢志辉介绍说。

  卢志辉的稻秆画作品带有十分鲜明的扶绥民族文化特色,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让观众了解了扶绥的美,感受到扶绥深厚的文化底蕴,极好地传播了扶绥的文化形象及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第一次把稻秆搬进画框,是2002年,橱窗上梅兰竹菊的纹样激发了卢志辉的创作欲望。凭借美术功底,他在纸上画出图形,用剪刀顺着图形的线条把准备好的稻秆剪出形状,粘贴到画布上。

  照着这个方法,卢志辉共创作了24幅以花鸟为主题的、长宽各30厘米的稻秆画。

  由此,壮家田头的稻秆华丽转身,登上了艺术的大雅之堂!收获了“第一桶金”,卢志辉全心投入稻秆画的创作中。

  稻秆画被市场认可,卢志辉有了自己的粉丝。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稻秆画,2004年春节,在扶绥县委宣传部的安排下,卢志辉有幸参与了县文联举办的书画展。

  画展上,稻秆画前排了长长几百米队伍,展位挤满了观展的老百姓。新奇的作品首次在发源地亮相就引起极大关注,当天展出的稻秆画全部卖出。

  画展成功展出后,卢志辉潜心创作山水画、人物画,丰富画作内容的想法一个接着一个。

  “原创的一定是家乡的、民族的。”最能代表崇左元素的花山、甘蔗最先在卢志辉脑海中浮现。

  凭借10年前对宁明花山岩画的印象,一幅女孩闭目思考,象征梦想的场景被卢志辉用稻秆画下,这是第一幅原创稻秆画《花山梦》。

  崇左的一山一水皆是卢志辉的灵感源泉,回归的稻秆画有了更好的创作土壤。

  2010年3月,卢志辉创作的作品《天琴情》《花山梦》《甜甜的日子》《家乡的小河》被广西博物馆永久收藏;2010年8月,在中越建交60周年庆典活动中,卢志辉创作的作品《甜甜的日子》作为“国礼”送给越南代表团,同年被文化部正式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2012年,其创作的"壮族故事艺术稻秆画"参加在韩国举办的文化交流展中,震惊了世界。 (周贻刚蒋欣攸)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发布:广西县域资讯共享发布平台
分享
首页